马斯克的万亿薪酬方案:一场董事会与股东的博弈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突然将话题转向薪酬方案,这让原本专注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业务的会议画风突变。他直言需要"足够但不失控"的投票权,同时抨击反对该方案的股东咨询机构"不了解股东利益"。这场争论的核心,是一份价值可能高达1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将于11月6日由股东投票表决。
特斯拉的未来押注
马斯克提出的薪酬方案并非普通的薪资激励。根据披露的细节,这份方案与一系列雄心勃勃的目标挂钩:从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扩展到人形机器人量产,再到将公司市值推至难以想象的高度。这就像一场豪赌——只有马斯克带领特斯拉实现这些"登月计划",他才能获得全额报酬。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方案可能使马斯克在特斯拉的持股比例从13%提升至近29%。这既是对他领导力的肯定,也可能引发关于公司控制权过度集中的担忧。马斯克对此的回应颇具戏剧性:"需要影响力,但也不能多到发疯时不能被解雇。"
支持与反对的声音
这场争论形成了鲜明的阵营对立。特斯拉首席财务官公开呼吁投资者支持该方案,强调薪酬委员会已确保股东利益优先。而机构股东服务公司(ISS)等咨询机构则建议投反对票,质疑方案规模过大且缺乏约束机制。
更有趣的是,知名投资人"木头姐"凯茜·伍德强势站队马斯克。她在社交媒体上反击ISS,称这些机构"根本不了解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融合"。伍德认为,如果马斯克能实现设定的增长目标,所有股东都将获得丰厚回报。
风暴中心的特斯拉
这场薪酬之争发生在特斯拉的关键转型期。公司正从电动车制造商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公司蜕变,每一步都需要马斯克的全力投入。董事会似乎希望通过这份史无前例的方案,将马斯克的个人利益与公司长期发展深度绑定。
然而,批评者指出,方案并未明确要求马斯克专注于特斯拉——考虑到他同时管理多家公司,这点尤为关键。一些工会和企业监督组织甚至发起了"夺回特斯拉"运动,反对这一"极其离谱"的方案。
风险与机遇的天平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场博弈远不止于薪酬数字本身。它关乎特斯拉未来的战略方向和控制权结构。支持者认为马斯克是特斯拉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反对者则担心过度集中的权力可能带来的风险。
就像特斯拉的股价一样,这场争议也充满戏剧性和不确定性。股东们在11月的投票将决定,是赋予马斯克更大的舞台,还是为这家明星公司套上新的缰绳。无论结果如何,这场博弈本身已经为投资者提供了观察特斯拉公司治理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