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这次的组织调整有点意思啊
看到百度把大模型研发部门拆分成基础和应用两大块,还直接向Robin(李彦宏)汇报,我第一反应是:这波操作像极了当年互联网公司押注移动互联网时的架势。基础模型部负责“造轮子”,应用模型部专注“装轮胎”,分工明确又保持协同——这可比让一个团队既搞研发又搞落地要聪明多了。
吴甜和贾磊这两位负责人也值得说道。一个是飞桨深度学习平台的扛把子,另一个是语音识别领域的老兵,百度把技术骨干顶到一线,明显是要在AI军备竞赛里提速了。再看财报里那个“毫不犹豫地减值162亿旧资产”的狠劲儿,像不像壮士断腕?这钱省下来,怕是要全砸进AI算力池子里。
历史总是相似的,但不会简单重复
虽然没找到百度自身类似案例,但ST创意去年设立研发部门后的表现倒是个镜子(虽然它和百度体量差着量级)。当时ST创意一边被财务造假处罚拖累股价,一边靠大模型备案的消息勉强支撑。市场对研发投入的态度很分裂:短期觉得烧钱心疼,长期又怕错过技术红利。
不过百度的情况显然更乐观——AI业务收入已经占到百亿规模,文心大模型5.0刚发布就秀了把多模态肌肉。比起ST创意“研发部门生死未卜”的处境,百度更像是在优势赛道加码。但别忘了,2017年百度All in AI时也曾经历“投入期股价滞涨”的阶段,直到自动驾驶等业务商业化才被重新定价。
我的两点观察
组织升级往往领先于业绩爆发:当核心部门直接向CEO汇报时,通常意味着战略优先级提升。但市场给耐心的时间窗口有限,接下来得看文心大模型能不能快速孵化出“杀手级应用”。
新旧动能切换的阵痛:那162亿资产减值说明百度在主动“换零件”,就像燃油车厂拆生产线改电动车一样。这种转型初期往往伴随利润率波动,但长期看可能是必要代价。
现在盯着百度的朋友,不妨回忆下它从搜索到AI的几次转身——有时候慢即是快。当然,历史不会给出标准答案,最终是“战略远见”还是“烧钱黑洞”,还得各位自己掂量风险。(突然想到个细节:贾磊2019年从猎户星空回归百度,这次被委以重任,是不是说明百度的技术人才“回流潮”开始变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