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25-10-29 18:33:08
发布于 天津
$沪硅产业(SH688126)$ 深度思考完成
已思考3步,共搜索40个页面
fold
沪硅产业与西安奕材300mm硅片产能与技术对比
一、当前产能规模
沪硅产业
截至2025年6月,上海与太原基地合计产能达75万片/月,国内市占率超30%[^历史对话1][^历史对话2]。
技术覆盖:820余款产品认证,包括14nm逻辑芯片硅片及300mm SOI试验线(8万片/年)[^历史对话3]。
西安奕材
2024年末产能为71万片/月(第一工厂60万片+第二工厂11万片),全球份额7%quote。
产品结构:测试片占比50%,外延片仅16%,主要应用于存储芯片(如2YY层NAND Flash)quote。
二、扩产目标与时间表
指标 沪硅产业 西安奕材
目标产能 120万片/月(2025年) 120万片/月(2026年)
扩产路径 太原基地升级+SOI扩产 第二工厂50万片/月新建
资金支持 大基金二期参与募资 IPO募资49亿元quote
三、技术竞争力差异
高端产品:沪硅外延片收入占比40%,SOI硅片送样华为海思;西安奕材外延片技术尚未应用于3nm逻辑芯片等最先进制程quote。
客户结构:沪硅覆盖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多元客户;西安奕材依赖存储芯片厂商,前两大客户收入占比超60%quote。
四、盈利预期与风险
沪硅产业:机构预测2025年下半年单季扭亏,但全年可能微亏,依赖高端产品放量[^历史对话4]。
西安奕材:预计2027年盈利,敏感性分析显示若价格下跌10%将延迟盈利quote。风险包括测试片价格战、设备进口依赖(核心设备国产化率不足)quote。
关键结论:两公司产能规划趋同,但沪硅在技术多元性和盈利拐点上更占优,西安奕材需突破高端验证瓶颈以实现长期竞争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