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4-26
证券代码:688778 证券简称:厦钨新能 公告编号:2025-021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评估报告
暨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为积极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响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开展沪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
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钨新能”或“公司”)于 2024 年 4 月 18 日发布了《关
于 2024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公告》。2024 年度,公司根据“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内容积极开展和落实相关工作,在保障投资者权益、树立良好资本市场形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2025 年,公司以“提升经营质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公司治理、提升投资者回报”为核心,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情况,制定了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公司 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执行情况及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主要举措如下:
一、聚焦主业,持续提升,创新发展新能源电池材料新质生产力
作为国内新能源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市场导向、研发驱动、品质领航”的发展思路,走“产品高端化、管理精益化、经营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树立“以发展壮大能源新材料产业为己任”的企业愿景,秉承“为实现碳中和提供先进材料解决方案”的企业使命。
2024 年,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严重内卷,产业链产能阶段失衡,行业利润率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公司全员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在逆境中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经营表现。锂电正极材料产品产销量较上年明显增长,钴酸锂市场龙头地位稳固;三元材料凭借高电压、高功率产品优势积极抢占市场,销量同比大幅提升;贮氢合金建立价格、技术、质量三位一体的核心竞争优势,销量稳居国内行业第一。
2025 年,公司将继续聚焦钴酸锂、三元材料、贮氢合金及磷酸铁锂等关键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深耕细作,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致力于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材料产业链,力争使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速,盈利增长,实现社会、客户、股东、员工及相关利益方共赢:
1、钴酸锂方面,抓住 AI 智能逐步普及、3C 消费市场复苏带来的发展机遇,
扩大领先优势,巩固龙头地位。
2、三元材料方面,依靠公司在高电压、高功率上的技术优势,开拓深耕高端动力、混动增程、无人机领域,争取三元材料持续增长。
3、磷酸盐系材料方面,充分发挥公司独特的水热法工艺优势,开发高压实密度、低温倍率性能好的磷酸铁锂产品,以高性能差异化的产品在优势细分领域迅速上量。
4、氢能材料方面,继续保持贮氢合金产销量国内行业第一,把握氢能源快速发展的新机遇,加强固态储氢开发利用,重点对接国内外各大固态储氢项目及市场。
5、在公司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公司产能,积极推动海璟基地年产 30,000 吨锂离子电池材料扩产项目 2025 年内投产,雅安基地液相法磷酸铁锂项目达标达效达产。
二、锐意创新,引领未来,构筑新能源电池材料科技革命基石
公司把研发创新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持续研究优化产品路线和技术路线,自 2002 年开始介入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以来,公司陆续投入重金,建立了贮氢合金粉、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及磷酸铁锂等生产线,现已成为国内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是国内第一家出口日本动力电池三元材料的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 3C 数码、车载动力、储能等领域。公司钴酸锂产品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龙头地位;三元材料产品位于行业前列,贮氢合金粉稳居行业龙头地位并同步拓展固态储氢领域,铸就了卓越的厦钨新能源材料品牌。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拥有研发人员 500 余名,致力于新能源电池
主流产品核心技术以及未来产品技术的培育发展、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依靠突出的科技创新能力,成功掌握了 10 余项自主研发的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在国内外拥有 204 项注册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117 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自主知识
产权体系。
2024 年,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战略及产品差异化策略,紧跟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立足于下游市场需求,以解决行业痛点为导向,通过持续研发不断提升新能源材料产品的综合性能,同时稳步推进 NL 全新结构正极材料、固态电池材料、钠电材料等……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