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消费电子及光学光电子企业密集召开三季报业绩说明会,呈现新品加速落地与新兴赛道扩容的行业新图景。
具体来看,部分公司聚焦终端创新,在AR眼镜、全景无人机等新品赛道精准发力,加速商业化落地进程;还有不少公司锚定高增长赛道,在机器人、汽车电子领域持续加码,密集披露战略性布局与阶段性业务突破。通过多元布局,一批消费电子行业公司正为行业持续注入新动能。
终端新品密集落地量产进程提速
“影翎Antigravity全景无人机公测已进入尾声,初步预计有望于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部分区域市场的试售。”基于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研判与中长期战略规划,影石创新计划推出两款无人机品牌,包括公司自有无人机品牌和与第三方共同孵化品牌。
影石创新认为,全景无人机作为一个全新品类,能够实现传统相机和传统无人机无法实现的功能,覆盖更多全新的使用场景,吸引用户创造新的增量市场,从需求洞察、产品研发到市场推广形成正向循环,并可持续地完成商业闭环。
不仅是空中全景设备,近眼显示的AR眼镜也在A股公司迎来新的商业化落地。
近期,利亚德AR眼镜、AI交互玩具产品密集上市。11月9日,利亚德推出智能AI陪伴产品LYaiDol AI吧唧。10月28日,利亚德首款AR眼镜上线预售,该产品集专业翻译、提词、会议纪要、AI大模型等功能于一体。
利亚德表示,公司基于Micro LED未来向小屏/近眼显示领域的发展趋势,通过自研+产业合作的方式落地了AR眼镜产品。此外,公司基于长期服务于B端市场的客户资源与产业优势,现阶段优先聚焦文旅、办公、会议等行业市场,通过提供整体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实现AR眼镜的商业化落地。
产业链也传来积极回应,上下游公司竞相披露折叠屏、AI眼镜等产品的研发与量产新进展。
“公司正逐步加大对钛合金、镁铝合金、碳纤维等轻质材料产业化应用方向的研发投入,并加大对半固态压铸、3D打印为代表的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的研发投入,助力公司以差异化的技术解决方案推动产品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统联精密表示,折叠屏产品目前是MIM行业比较大的增量市场,公司将持续看好并密切关注。
“AI端侧消费电子业务在明年下半年将会加速发展。”立讯精密表示,作出这一判断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基于市场本身成长带来的空间;二是基于公司在垂直整合能力、全球化布局及高品质服务能力方面的核心优势。
“目前,AI眼镜充电盒已经量产出货,明年出货量预计将快速增长。同时,与AI眼镜配套的充电底座已有部分出货。”龙旗科技透露,公司已承接国内头部客户AI眼镜研发项目,首款产品正在开发中,预计明年量产。总体来看,智能眼镜业务是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智能应用多点开花业绩贡献可期
在消费级终端产品紧锣密鼓布局的同时,面向更具前瞻性的汽车与机器人赛道,多家公司的布局同样在加速。
“汽车电子业务近期多个项目获得定点突破,实现多个品类业绩的稳步提升。预计今年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将首次突破10亿元。”华勤技术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在智能座舱、显示屏、智能辅助驾驶三大业务模块均已实现突破。
拓邦股份的智能汽车业务产品包括充电桩及新能源汽车激光雷达电机。目前,公司的激光雷达电机与国内头部厂商深度绑定,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同时,以充电桩、充电枪为代表的充电设备已通过海外头部汽车厂商的认证,未来将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公司激光雷达业务三季度出货量有大幅提升,预计今年激光雷达视窗片出货量将创历史新高。”水晶光电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公司车载HUD(抬头显示器)业务三季度实际装车数量同比有一定增长,主要装车品牌为长安和东风岚图。公司预计四季度HUD出货量将进一步增长。
“三季度,公司Mini-LED车载背光显示模组的平均单价呈上升趋势。”隆利科技注意到,Mini-LED显示技术正加速成为国内外智能座舱的标配。公司预计,Mini-LED车载背光显示模组平均单价及单车价值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除了在智能汽车领域开疆拓土,部分公司将目光投向更具未来感的机器人产业。
例如,福立旺利用在精密金属制造方面的技术积累,向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市场转型,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目前,公司设立了福立旺精密智造(苏州)有限公司作为承载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制造的项目主体,项目投资10亿元,新基地预计2027年底前建成投产。
“微型丝杠已进入研发送样阶段,目前公司已向5家行业头部客户送样。同时,机器人减速器、关节模组零部件及高精度的波形弹簧等金属零部件已经开始出货交付。”福立旺预计,随着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该项目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