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揭牌的创新中心将以影石智能影像算法创新为关键纽带,着力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智能影像技术加速在更多场景中落地。
影石创新主营消费级全景相机,单品类连续8年实现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公司于今年6月登陆科创板,市值超千亿,被誉为“智能影像第一股”。早在十年前,公司创始人刘靖康在南大校园里便萌生创业想法,并在栖霞高新区紫东国际创意园迈出“勇敢者第一步”。
此次携全球领先的技术与市场经验“回归”母校,共建创新平台落地南京市栖霞区,不仅是校友经济的标杆典范,更是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我们在南大‘生根’,在栖霞‘发芽’,在外历练成长,如今又回归栖霞。此次合作是对母校的回馈,更是对栖霞这片‘创业热土’发展前景的坚定看好。”刘靖康面对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据介绍,南京大学与栖霞区校地合作已有16载。双方此前合作共建南大科学园、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平台,累计孵化企业超百家,攻关核心技术超200项,形成了紧密的协同发展格局。本次签约揭牌,为三方的合作按下“加速键”,标志着三方合作进入实体化运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新成立的影石智能影像算法创新中心将聚焦前沿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为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提供核心驱动力;启用的影石创新(南大仙林)人才培育基地,则将直接为南大学子提供实践平台,并为区域产业发展精准输送高素质人才。
该创新中心的建立,计划将在多个维度实现突破:在人才培育上,打破校园与社会的“围墙”,通过校企共建课程、实践基地,将产业最前沿脉动直接引入课堂;在科技产业生态上,探索大学科技园发展新范式,聚力打造“环南大科创圈”,孕育更多新兴产业集群;在校友经济层面,则将构建更紧密的“母校—校友—城市”发展共同体,让更多创新之苗在高校滋养下“破土”,在南京怀抱中“参天”。
为确保合作实效,下一步,栖霞区将以“栖霞所能”精准对接“南大所研”“影石所需”,将做好“高水平保障”,为企业定制“一企一策”服务方案;培育壮大技术经理人队伍,助推“高效率转化”;并通过打造前沿领域平台矩阵、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营造“高品质生态”,形成支持创新创业的优质生态圈,为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