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若馨深圳报道
10月27日晚,影石创新(688775.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40亿元,同比增长92.64%;归属净利润2.72亿元,同比下降15.90%。整体来看,前三季度营收达66.11亿元,同比增长67.18%;归母净利润为7.92亿元,同比下降5.95%。
影石表示,业绩变动主要系公司持续开拓市场、推出新品、扩大线上线下销售带动收入大幅增长,但因加大芯片定制、战略项目投入及研发人员薪酬增加,导致研发费用显著上升。
此外,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公测已近尾声,预计有望于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部分区域市场的发售。
从成本费用端来看,影石一如既往地保持了研发加码。根据招股书,影石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分别为2.56亿元、4.48亿元和7.77亿元,占总营业收入比例为13.16%。
2025年,影石几乎在研发创新上“All in”。前三季度,影石研发投入总额已超10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净利润。其中,第三季度研发投入达5.24亿元,同比增长164.81%,占营收比例达到了 17.81%。截至上半年,影石累计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近1000项。

(数据来源:影石招股书及业绩报告)
相关投入的暴增,对影石的短期利润构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营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情况下,影石的净利润出现了下滑。不过,影石在财报中指出,若剔除上述为未来布局的主动性投入,三季度利润指标则优于去年同期。
大疆与影石,让人意识到这场角逐的压力程度。2024年,影石营收55.74亿元,大疆营收800亿元,是前者的14倍多;影石净利润9.95亿元,大疆净利润120亿元,是前者的12倍多。
但影石的成长速度也足以让大疆警惕。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影像设备行业CR3达78.9%,市场集中度高。其中,影石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28.4%提升至2024年的35.6%,成为增长最快的头部企业。
如今有了影石这条“鲶鱼”,大疆的新品研发也肉眼可见地上了速度。
7月底,大疆杀入影石的核心阵地,发布全景相机Osmo 360,不仅参数对标影石X5,定价还比其低了800元。
9月,大疆发布对标影石GO Ultra的Osmo Nano,叠加国补后的价格较影石产品低900元。
在影石官宣并公测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 A1”后,据消息人士透露,大疆也已在研发全景无人机产品,预计不久后将上市。
业内人士表示,面对大于自身规模十几倍的对手,一个显而易见的弱势便在于产品成本与价格。
在大疆降价后,影石除了创始人刘靖康在微博发100元“替对手道歉”的代金券及抽奖之外,丝毫没有加入大疆“降价邀约”的意思。10月18日,刘靖康发布微博庆祝影石Flow 2 Pro手机云台登顶天猫榜单第一,同时表示回应:“创新>价格战,创造>垄断>生存”。
10月,影翎Antigravity作为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入选《时代》杂志“2025年度最佳发明”榜单。在三季报中,影石透露,影翎Antigravity公测已近尾声,预计有望于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部分区域市场的发售。此外,据市场消息,影石将于10月28日发布新款全景相机X4 Air。
除了产品创新的投入之外,影石的供应链也需要其加大建设投入。
目前,影石走的是“自主研发+外协生产”路线。影石曾在半年报中坦言,芯片作为产品的核心零部件,主要是采购索尼、安霸等国际品牌。未来如因特殊贸易原因或全球芯片短缺导致相关国外供应商停止向公司出口芯片或供货周期增长,将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影石亟需加强核心供应链的韧性。根据其三季报,影石除持续深耕全景影像技术、AI算法等核心领域外,本季度还加码布局了定制芯片等前瞻性战略项目,且投入金额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