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结束,双十一号角吹响,但大疆降价却引发了“众怒”。
近期,大疆旗下多款产品迎来降价,涉及航拍无人机、手持云台相机等多个品类。
根据时代财经不完全梳理,社交媒体上提及比较多的手持云台相机Osmo Pocket 3(以下简称“Pocket 3”)(标准版)降价 700元,Pocket 3(全能套装版)降幅达 900元;刚上线的扫地机器人也有不小优惠,DJI ROMO P(自动上下水版)降价高达 1282.5元。

(图源:时代财经不完全梳理自官网)
在社交媒体上,有不少用户表示被“背刺”。
引发舆情后,大疆回应时代财经称,本次价格调整是大疆为“双十一”推出的常规促销安排。
虽然律师认为,商家在交易完成后降价只是一种商业选择,但是目前,线上线下渠道都开始推进退款或优惠补偿。
大疆部分产品的降价甚至惊动了“老对手”。10月13日凌晨,影石创新(688775.SH)CEO刘靖康在发微博称“可能有一部分因为我们影石的原因导致DJI大幅降价”,并表示在10.2到10.8之间购买大疆产品的客户可获得影石100元无门槛代金券,转发该微博还将抽奖送影石消费级相机全家桶或者大疆OSMO系列全家桶。

(图源:微博)
消费电子市场降价并不鲜见,为什么唯独大疆引发了关注?
受访专家告诉时代财经,在智能影像市场中,大疆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话语权,长期以来其行业领导地位稳固,价格体系也一直保持稳健,这次多款产品大幅降价一定程度动摇了既往的稳健形象。
大疆为什么要选择动摇这个品牌形象,问题的答案也很简单——市场变了。
运动影像市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一片可以让独角兽们自由生长的蓝海,但随着技术壁垒被逐渐削弱、产业逐渐成熟,大疆和无数新入局者正在步入竞争深水区。
站在这个节点,大疆或许不得不通过更灵活的价格策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争夺,以巩固份额、吸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如何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平衡品牌形象与销售增长,已成为这个独角兽必须要面对的长期课题。
线下补偿兑现,需扣销售提成?
“商家明码标价,消费者按标价购买,合同就成立了。至于之后是否降价,是品牌方做的商业选择,至少并不违法。”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向时代财经表示。
在他看来,降价确实存在不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影响消费者对品牌好感度,进而影响其后续销售的风险。但这只是品牌方的商业选择,法律并不约束。“只有商家违背了自己的承诺,消费者才可以主张其虚假宣传、涉嫌欺诈,要求退一赔三。”他表示。
目前,时代财经注意到,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官方旗舰店购买相关产品一般都会默认有价保,但线下购买商家一般不会做价保承诺。
“法律规定的是商家的最低要求,如果商家自愿作出对消费者更有利的承诺,自然是不违法,同时也是有利于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游云庭表示。
以Pocket 3为例,在线上,京东自营旗舰店表示,超过7天价保的范围,只能提供400元的现金补偿或退款;淘宝大疆官方旗舰店则相对宽松,只要包装保持完好、产品配件不损坏,签收次日起30天内都可以退货。
而在线下渠道,山姆则表示,在2025年10月2日-8日期间购买该商品的会员可凭购买凭证到线下门店享受特殊补贴服务。社交媒体上,有10月2日-8日购买的用户称,已经收到山姆的退款或者补贴。
时代财经10月10日致电广州某大疆门店,店员表示,具体而言,购买时间在本次降价活动前一个月内(9月9日-10月9 日)的客户,若未购买“随心换”,可补偿两年期“随心换”+1份礼品;若已购买“随心换”且为标准版,可赠送价值399元的续航手柄或麦克风等礼品。更早购买的用户则暂时无法获得补偿。
店员向时代财经表示,店员也是活动开始一周前才知道消息,店里也有同事在9月1日购买了产品,现在也无法享受退差价等相关补偿。“如果早知道促销力度这么大,我们近期就不会销售了,避免惹上麻烦。”
据这名店员透露,目前线下渠道的消费者需要回到购买的原门店联系销售才可以退款或者领取补偿。“因为这个补偿操作相当于扣回对应销售人员的提成,所以需要返回原渠道才可以获得补偿。”
有业内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由于线上平台与线下经销商渠道在运营模式、成本结构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品牌方要实行完全统一的退换货与价保策略,有现实难度。“这一问题在消费电子及其他零售行业中也普遍存在。”他表示。
游云庭也指出,线上线下保障不同符合商业规律。从法律层面出发,品牌和渠道都没有保障赔偿一致的义务。
大疆回应称,目前公司正通过各个渠道积极沟通,为用户提供清晰指引与必要支持。
大疆所在的消费电子市场,产品降价其实并不鲜见,为什么大疆会如此受关注?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这次多款热门产品大幅降价,打破了消费者和公众对大疆“价格坚挺、产品领先”的固有认知,是引发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价换量,大疆的红海“攻守道”
市场观点普遍认为,大疆极少对热销机型大幅降价。
比如,淘宝官方旗舰店客服向时代财经确认,Pocket 3此前从未降过价,且一直比较火爆。
当下,大疆为什么变了?
张毅认为,此次降价的部分产品上市时间已较长,或许是因为有新款产品即将推出,或许清库存的需求客观存在。
以手持影像产品Osmo Pocket 3为例,这款产品上市于2023年10月,发布已经两年。
此前市场曾流传有“OSMO POCKET 4先行体验保密协议”及“新品即将发布”的说法。但大疆回应时代财经称,网传的相关图片、协议文件均不实。
撇开具体产品迭代规划,把目光放得更远来看,大疆的价格策略转变或许与其自身品牌战略及市场环境变化都有关系。
大疆所在的智能影像设备市场逐渐扩张。
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统计,2023年手持类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已达364.7亿元,且2023至2027年预计能保持12.9%的年均复合增速,到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92亿元。
但智能影像设备市场并非蓝海。
头豹研究院分析指出,全球智能影像设备市场(主要涵盖全景相机、运动相机、航拍无人机三类)呈现“头部垄断”态势:2024年行业前三名企业(CR3)合计占据78.9%的市场份额,核心玩家包括中国的影石创新(688775.SH)、大疆创新以及美国的GoPro。
虽然大疆是“三巨头”之一,但巨头之间也在互相竞速和倾轧。数据显示,影石创新从2023年的28.4%提升至2024年的35.6%;传统国际巨头GoPro份额从38.2%降至30.1%;大疆创新则从19.1%下滑至13.2%。
7月,影石官宣进入无人机市场,并公布影翎Antigravity全景无人机品牌。其首款“全景无人机”可拍摄8K全景视频,机身重量小于249g,产品于8月开启公测招募。
竞争者还来自“场外”。今年下半年,据媒体报道,vivo、OPPO都有推出手持云台相机的计划。
“同行竞争步步紧逼,背后既有新的创业企业,也有具备大资本支撑的大厂,大疆市场份额已受到冲击。”张毅表示,随着公司面临的市场压力增大,通过“以价换量”维持现有市场份额是应对挑战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大疆的策略或许已经产生了一定效果。时代财经走访线下门店发现,在前述大疆授权店,有不少用户围着标上新价格的Pocket 3试用。
不过,头豹研究院预计,2025年后,市场逐渐进入成熟期。一方面,三大品类(全景相机、运动相机、航拍无人机)的消费级渗透接近瓶颈,新增用户增长放缓,出货量从爆发式增长转向稳态式增长;另一方面,行业竞争加剧,头部企业挤压中小玩家,产品同质化导致均价提升空间收窄。
在张毅看来,对于大疆来说,公司具备长期积累的品牌优势,在消费者心中具有较高认可度;其次是深厚的技术沉淀,能为产品迭代升级提供持续支撑;同时,AI技术发展及产业链成熟,也为其在产品创新上带来新的空间。但是随着竞争者增多,市场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如何打造产品力以构建新的护城河,是其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对于新入局者,成熟的产业链降低了入局难度,市场的增长需求也为新玩家提供了发展机会。不过新玩家们需在品牌、技术等方面突破大疆先发优势构建的壁垒,同时应对来自行业内各方的竞争,想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并非易事。
“总体而言,智能影像市场仍有巨大增长潜力,但未来行业格局还存在较大变数。”张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