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元生物在11月21日召开董事会后,连续发布了两则关于募集资金使用的公告。第一则公告披露将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4.7亿元,以及置换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518.7万元。第二则公告则宣布拟使用不超过21亿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从募集资金基本情况看,禾元生物于2025年10月完成首次公开发行,发行价格29.06元/股,募集资金净额24.3亿元。其中超募资金3042万元。募集资金主要投向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新药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关注的是,在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已使用自筹资金对募投项目进行了预先投入。截至10月20日,预先投入金额达4.7亿元,主要集中在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和新药研发项目。这种先期投入的做法显示出公司对项目进度的紧迫感。
与此同时,公司计划将不超过21亿元的闲置募集资金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理财产品。这一额度占募集资金净额的86%,反映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较大规模的阶段性闲置资金。
从公司业务布局看,禾元生物专注于植物源重组蛋白表达技术,其核心产品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已获批上市,这是全球首个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药物。公司已建成年产10吨OsrHSA原液及100万支制剂的cGMP生产线,并计划未来建设年产120吨原液生产线。
分析募集资金使用计划,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6.58亿元,占总募集资金的69%。这一投入规模与公司战略重点高度吻合。植物源重组人白蛋白相比血浆来源产品具有安全性高、不受血浆供应限制等优势,但产业化进程和市场需求仍待验证。
从资本市场表现看,禾元生物作为科创板新晋上市公司,目前仍处于未盈利状态。截至11月21日,公司股价报77元,较发行价上涨165%,动态市盈率为负值。这种市场表现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技术平台和未来商业化前景的认可,但也提示了相应的投资风险。
募集资金管理向来是市场关注的重点。禾元生物此次既进行资金置换,又安排大额现金管理,这一系列操作在合规性上得到了会计师事务所鉴证和保荐机构认可,符合科创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要求。但如何平衡资金使用效率与项目推进节奏,仍需持续观察。
对于生物医药企业而言,研发投入和产业化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禾元生物在植物分子医药领域的技术积累为其构筑了一定的护城河,但创新药的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公司能否凭借现有技术平台实现持续突破,还有待时间检验。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