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到33时,也就是最高价132.03的零头时,可以买入。
1. 人血白蛋白,中国年需500吨,120吨新产能覆盖25%。若120吨投产、成本12、售价30,年销36吨才覆盖折旧,产能利用率40% (销52吨)才盈亏平衡。 依赖水稻种植 ,满产需8万亩耕地,但27年规划种植仅为满产40%。农业受天气影响巨大。
2. 当前禾元成本18.66,高于血浆源12.76元/克。 产能利用率70% 才接近理论优势。 禾元售价890元/10g ,是人源 350-400元/10g的2.5倍。 预计27年销30吨,2030年增50吨险。
3. 奥锐特酵母技术更成熟 已俄罗斯上市,国内III期,预计26Q3上市。其吉林一期50吨已投产,计划150吨, 远期规划600吨,若定价25元/克,将挤压禾元空间。 俄罗斯定价仅血源 1/3(13元/克)(基于国内45元/g推导定价15元/克,成本可能10元/g)。
4. 核心适应症(肝硬化)从2017年的71.3万降至2030年49.2万例。
5.总结,2年内,如果没法利用先发优势完成大幅盈利,则很快进入红海竞争格局。水稻造血的概念可以炒,目前价格没有安全边际,长线价投不适合,容易挂旗杆。
6. 同美国公司的官司,虽然别人撤诉了。但为避免专利纠纷,高端产品因为专利没法卖到美国市场。短期也看不到开辟其它市场的可能。药品,你得先拿到别的市场临床批文,一期期的做完吧。现在没见其它市场的批文。
招股书上说:年产120吨(1200万支)预计26Q2建成。生产爬坡 折旧开始 销售爬坡,推测最乐观的情况,要27Q3开始进入盈利。而竞争对手发酵路线的26年大概念获批上市,而且已有50吨产能,正向600吨扩产。27年搞不好,就短兵相接了。这个先发优势能不能转化成利润,悬啊。
“水稻造血的想象力” 人血清白蛋白长期依赖大量进口 用量巨大,这些因素造成上市爆炒。对于中长线投资者,可纳入跟踪,27年半年报都会是亏损的,有大把时间等它跌到无人问津时,等到基本面实锤后再入。比如:26年纳入医保,按期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