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7 21:00:00 股吧网页版
必贝特 :科创板IPO今起申购 首创抗癌药填补临床治疗空白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K图 688759_0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10月17日,广州必贝特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必贝特)启动科创板申购,距离登陆资本市场又近了一步。

  据介绍,必贝特在2025年迎来双利好,继6月30日全球首创HDAC/PI3Kα双靶点抑制剂BEBT-908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后,10月9日公司披露IPO招股意向书。这一进展不仅是必贝特在创新药研发与资本市场对接上的双线突破,更成为2025年证监会《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的八条措施》落地后,“稳妥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政策下的典型案例。该政策明确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未盈利硬科技企业上市,为像必贝特这样长期深耕原研药、暂未盈利但具备核心技术的创新药企,打通了从“研发攻坚”到“资本赋能”的关键通道,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创新药成果落地填补临床治疗空白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First-in-Class)抗肿瘤药物,BEBT-908的获批上市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该药物用于治疗至少接受过两线系统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患者,打破了该领域现有治疗手段有限的困境。

  公司临床数据显示,在关键性IIb期试验中,BEBT-908展现出显著疗效。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从现有化疗方案的4.0到4.7个月延长至8.8个月,获得缓解患者的中位OS更是达到18.0个月。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既往CAR-T治疗失败和双抗治疗失败的患者中,ORR均超过67%,有效填补该领域亟待解决的治疗空白。

  安全性方面,BEBT-908的不良反应以可逆性血液学副反应为主,未发生严重出血或死亡事件,非血液学毒性显著低于同类已上市药物,总体安全性良好可控。该药物的成功获批,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双靶点抗肿瘤药物研发领域的技术突破,更为临床急需的难治性淋巴瘤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资本赋能研发管线布局持续深化

  此次在科创板成功上市,预计必贝特募集资金总额160020.00万元,将主要用于新药研发、生产基地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自2022年6月IPO申请受理以来,公司历经多轮问询审核,其核心技术实力与研发管线价值得到监管机构认可。

  招股书显示,必贝特已构建起覆盖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领域的研发管线,其中已有1款1类创新药产品BEBT-908获批上市,BEBT-209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BEBT-109已获准开展III期临床试验,5个产品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近年来,公司重点布局新一代小核酸(siRNA)创新药物研发,持续突破关键技术与知识产权壁垒,成功构建了三大具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递送系统,包括:GalNAc双靶点寡核苷酸偶联物(GDOC)递送系统、多肽-寡核苷酸偶联物(POC)神经元递送系统,以及POC肾脏递送系统。截至目前,公司已提交小核酸相关发明专利申请33项,其中7项已获授权。

  作为由“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专家钱长庚教授领衔创立的创新药企,必贝特汇聚了一批海归博士、临床专家和管理人才,入选广东“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技术实力获得行业认可。

  业内人士表示,必贝特实现创新药获批与科创板上市的双重突破,既体现了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在源头创新领域的进步,也彰显了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企业的支持力度。随着募集资金到位,公司有望加速形成完整产业链,为我国创新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