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宏微科技(688711.SH)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3亿元,同比增长0.35%,归母净利润536.55万元,同比增长32.78%。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38.75万元,同比增长56.37%;扣非净利润25.73万元,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宏微科技表示,利润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毛利率提升所致,体现出公司盈利质量改善与经营韧性增强。
扣非净利润扭亏为盈,内部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今年以来,公司持续推动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等第三代半导体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依托“芯片—单管—模块”一体化产品体系,覆盖新能源汽车、储能、工业控制、AI算力等高端应用领域。公司多款SiC MOSFET及SBD芯片已完成可靠性验证,部分产品实现批量出货;自研GaN 650V芯片进入客户导入阶段,面向AI服务器电源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场景。
三季度公司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上升,盈利能力显著改善,推动扣非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值得一提的是,宏微科技此前在半年报中披露:“依托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工艺创新,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推动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产品线的推进,正在为毛利率改善与盈利质量提升提供重要支撑。
外部合作密集推进,战略协同构筑长期支撑
除内部结构改善外,公司在外部合作与产业协同方面同样取得重要进展。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芯动能获得国内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SiC MOSFET项目定点,并于近期正式签署项目采购合同,标志着车规项目从验证阶段进入实质落地阶段。公司表示,如后续订单陆续顺利转化,预计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公司也在持续拓展科研合作广度与深度。7月底,公司与国家怀柔能源实验室签署碳化硅技术及成果转化合作协议,推动功率器件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8月,公司与瀚海聚能达成战略合作,重点推进基于直线型场反位形(FRC)方案的高压脉冲功率半导体器件研发,加速实现相关器件在先进能源系统中的应用落地。
整体来看,宏微科技在三季度实现了从“量的调整”向“质的改善”的阶段转折。内部产品结构优化、外部战略协同深化,共同构成盈利修复的核心支点。未来,随着技术转化效率与市场验证速度同步提升,公司有望进入以技术驱动和结构优化为核心的新一轮增长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