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导体产业周期波动与市场格局深度调整的当下,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充满挑战。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宏微科技”,证券代码:688711)近年来的发展备受关注。2024 年,公司经历了行业周期调整、市场需求波动等诸多挑战,业绩承压。但是,公司积极应对,通过持续的技术投入与市场拓展,在2025年一季度交出扭亏为盈的答卷,展现出良好的发展韧性与潜力。
技术红利释放:车规与光储产品矩阵成型
2024年,全球功率半导体行业面临复杂局面,产业链区域性重构、终端市场需求阶段性疲软叠加行业周期调整,给宏微科技的经营带来不小压力,但这只是宏微科技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阶段性表现。
尽管业绩承压,但宏微科技始终坚守技术创新,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4年研发费用达到1.10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24%。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为公司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储备。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专利133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83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在核心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取得了诸多突破。例如,在芯片产品上,光伏应用的 IGBT&FRD 芯片、车规应用的 IGBT&FRD芯片以及SiC MOSFET 芯片等均取得重要进展,1000V/1200V M7U 芯片完成开发和认证并实现量产,首款1200V 40mohm SiC MOSFET 芯片研制成功并通过可靠性验证;模块产品领域,光伏用1000V三电平定制模块、储能用650V三电平产品实现批量交付,车规级相关模块不断拓展市场份额。
市场拓展方面,宏微科技积极布局。在国内,车规级芯片加速打入行业先进电动汽车平台,光储领域与重点客户紧密合作;在海外,成功进入日立能源、西门子、伊顿等工业巨头供应链。这些成果都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
盈利改善,产能爬坡与费用管控双线优化
进入2025年,宏微科技的发展迎来新的转机。一季报显示,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20.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37万元,成功扭亏为盈。
营收增长的背后,是公司产品市场需求的增加和市场份额的逐步扩大。从产品结构来看,各产品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模块产品凭借在新能源汽车和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销售收入稳步增长。净利润的转正更是公司经营状况改善的重要标志,这得益于公司在成本控制、产品定价以及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的努力。一方面,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加强供应链管理等措施,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随着市场需求的回升,公司产品的销售价格保持稳定,部分产品实现了价格上涨,从而带动了利润的增长。
在经历2024年的低谷后,宏微科技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的双轮驱动,在2025年一季度已展现出扭亏为盈的良好态势。未来,随着半导体行业的逐步复苏,以及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储能、数据中心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布局的持续深化,宏微科技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长期稳定的增长,为股东和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齐和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