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11月25日消息日前,“2025集成电路发展论坛(成渝)暨三十一届集成电路设计业展览会”(ICCAD-Expo 2025)在成都举办。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成都华微(688709.SH)在现场展出了近期发布的高速高精度射频直采ADC(模数转换器)。据介绍,该款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技术水平。
对于该款产品的应用场景、公司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等问题,红星资本局对成都华微副总经理朱志勇进行了专访。
朱志勇表示,最新ADC芯片目前处于客户导入和验证阶段,已产生小批量订单。此外,公司正在向工控、电网、高端仪器仪表、高端医疗设备等市场拓展,“这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

HWD12B40GA4型ADC芯片图源成都华微公众号
最新ADC芯片已获意向性订单
100Tops算力芯片正在研发中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目前成都华微有三大主要研发方向——高速高精度ADC、高性能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人工智能芯片。
ADC芯片是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它负责将自然界中的模拟信号(如声音、光线、压力)转换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ADC的精度越高,信号失真就越小;转换速度越快,系统的响应效率就越高。
据朱志勇介绍,成都华微今年三季度发布的HWD12B40GA4型ADC芯片,为4通道、分辨率12位、采样速率40GSPS的多通道高速高精度射频直采ADC,在精度与速度上已可媲美国际巨头的同类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技术水平,可应用于高端仪器仪表、通信设备、探测雷达、机器人等产品领域。
目前,HWD12B40GA4型ADC芯片处于客户导入和验证阶段,已产生小批量意向性订单。客户的验证结果和需求,将决定接下来的订单规模。
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成都华微已开发出AI算力达16Tops的边缘计算芯片,并在特种行业客户中实现小批量试用;同时,100Tops算力的芯片正在研发中,可应用于智能机器人、机器狗等领域。
今年8月和9月,成都华微相继和GPU厂商上海燧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燧原科技”)、人形机器人公司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具身科技”)签署战略协议,展开合作。
朱志勇告诉红星资本局:“与具身科技的合作,主要基于我们在端侧AI芯片、特别是集成AI计算模块的MCU产品上的积累,聚焦机器人的视觉识别和跟踪、‘大脑’推算、‘小脑控制’等关键环节。”而与燧原科技的合作,旨在结合对方高算力GPU方面的优势与成都华微的芯片设计和集成能力,共同开发更高效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目前合作项目处于开展初期。
受特种行业波动影响,业绩承压
正向其他市场拓展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作为特种集成电路配套骨干企业,成都华微去年受特种集成电路行业需求波动影响,营收、净利润同比下滑。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华微营收回暖,同比上升22.45%;但由于部分产品单价下降等因素,净利润仍承压。
对于如何应对特种集成电路行业市场的波动并提升业绩,朱志勇表示,市场存在波动是正常现象,关键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持续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他认为,成都华微的核心优势在于广泛的产品线覆盖(FPGA、ADC、MCU、AI芯片、电源及接口芯片)以及由此衍生的系统级解决方案能力。此外,在系统级解决方案基础上,成都华微还可以为客户提供SiP(系统级芯片封装)或SoC(系统级芯片设计)产品,将多种芯片整合,大幅降低产品的功耗和成本,提高可靠性。
朱志勇还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向工控、电网、高端仪器仪表、高端医疗设备等市场拓展。“这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验证和导入周期较长,今年已开始在高端仪器仪表等领域获得订单。后续随着市场认可增加,相信订单增长起来会非常快。”
谈及未来规划,朱志勇透露,公司正围绕现有优势进行产品迭代与整合。例如,在FPGA方面,正推进与自研ADC芯片的集成,以提供更高效的信号处理方案;在高速ADC领域,将致力于搭建国产完整的信号处理方案;AI芯片方面,持续构建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