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5-08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
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
为积极落实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响应上交所号召,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振华新材”)于2024年4月20日发布了《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并于2024年8月24日发布了《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自行动方案发布以来,公司积极开展落实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的议案,对2024年行动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明确2025年行动方案目标,具体内容如下:
一、聚焦主营业务发展,不断提升公司竞争力
公司自设立以来专注于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目前主要提供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领域产品所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正极材料是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核心关键材料,其特性直接影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能等核心性能指标。
(一)公司2024年经营情况概况
2024年,受三元材料需求疲软、产品结构调整及公司的6系材料尚未形成大批量订单影响,公司全年产品销量同比大幅下滑,产能利用率持续低位运行,单位产品的折旧/人工等固定成本及停工损失随之增加;同时自2023年以来锂盐及前驱体等核心原材料价格进入下行通道,但公司的原材料采购时间早于产品报价时间,在成本加成定价模式下,成本传导滞后进一步压缩产品毛利率空间,上述因素综合导致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及利润大幅下滑。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114.18万元,同比下降71.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770.63万元,同比下降613.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二)2025年改善措施及经营计划
1、全力推进“6系三元正极材料”及其他产品的推广应用。公司的6系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以及更低的直流内阻,适用于电动汽车、两轮车、电动工具、农用无人机等应用场景。2024年度,公司全力推进6系三元正极材料的认证导入和批量销售,截止目前,公司产品已通过部分客户认证并实现批量销售。
此外,公司通过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和前瞻性技术储备,持续强化在正极材料的核心竞争力。在巩固现有产品优势方面,不仅实现了中镍三元、中镍高电压三元、高镍/超高镍三元及高功率多晶三元等主流正极材料的规模化稳定量产,更依托自主核心技术,公司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及其改性三元、富锂锰基及磷酸锰铁锂(LMFP)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上多元化产品矩阵及前瞻性技术储备为公司在大增程电池、半固态/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电动两轮车、UPS启停电池、重型商用电动车及储能等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构建“头部绑定+腰部扩容+长尾补充”的客户生态。基于多元化产品矩阵,形成覆盖动力电池、消费电子、储能系统及低空经济等多场景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增强客户技术依赖与供应链黏性;同时加快国内外优质新客户的开发,提升市场份额,2024年新增中试及批量采购客户超30家。
3、持续推进降本增效。通过供应链、技术及工艺等方式持续降本,加强对生产等重要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优化成本支出;持续推进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其中参股公司红星电子采用自主开发的反萃取工艺,还原浸取除杂技术实现了钴镍锰锂 4 种元素的全回收,同时开发了前驱体合成新工艺,显著降低加工过程成本,该技术实现规模化量产后,将有效降低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
二、坚持技术和产品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加大研发投入及创新要素配置
依托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平台,公司组建了跨学科研发团队,构建了"基础研究-工程转化-产业应用"三位一体的研发体系。通过持续技术攻关,不断完善和改进单晶/多晶三元、钠离子电池正极、固态电池用快离子导体、富锂锰基以及磷酸锰铁锂等正极材料的掺杂、表面改性及包覆改性等关键技术。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合计9,013.9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6%,较上年增加3.4个百分点。2024年,公司申请发明专利16项,取得发明专利授权9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5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
2025年,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为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提供重要的基础和保障,同时鼓励员工申请专利,保护技术成果。在……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