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投影龙头极米科技正将目光瞄准车载市场。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极米科技副总裁、车载事业部负责人田峰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车载投影市场非常新且成长迅速,极米科技要当“尖子生”,希望在车载市场复制家用市场的成功经验,争做全球第一的车载光影解决方案提供者。
田峰介绍,宜宾极米车载投影产品第一期生产线已投产交付,年产能40万套。作为一家在家用市场已经深耕12年的企业,极米科技迅速在2024年实现车载业务从0到1。
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极米科技带来了涵盖车内与车外两大领域的车载光影解决方案。在车内解决方案中,包含一机多投座舱投影、天幕投影和侧窗投影三大亮点产品;车外解决方案方面包括安全大灯投影(Micro LED)、DLP双模大灯。
车载投影市场前景广阔
车载显示正成为主机厂差异化竞争的关键“胜负手”之一。原因在于智能座舱升级需求迫切,消费者对沉浸式体验的需求激增,促使AR-HUD、天幕投影、车载影院等成为主机厂的卖点。
各投影厂商也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极具潜力的新兴领域,从零起步跨界布局,力争在车载光学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在A股上市公司中,如炬光科技、伟时电子、华灿光电、凯盛科技等均在赛道“逐金”。
放眼全球抑或聚焦国内,车载投影市场潜力巨大,正成为投影机应用的新蓝海。据国际咨询公司百谏方略(DIResearch)数据,预计全球车载HUD(抬头显示)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达到47.6亿美元,2024-2030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7.17%。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能投影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5-2032年)》,车载投影快速渗透,中国智能投影市场有望迎来新增量。
报告显示,2024年1-8月,中控屏渗透率已接近95%。2023年1-8月至2024年1-8月,全液晶仪表渗透率由66%增长至73.4%,HUD渗透率由9.7%增长至14.4%,流媒体内后视镜渗透率由0.8%提升至2.1%,副驾屏渗透率由3.4%提升至5.9%,后排液晶屏渗透率由1.6%提升至2.2%。
常年接触一线客户,田峰对此有着敏锐的感知。他说道:“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整个市场的成长速度非常快。”从他目前接触到的情况来看,车载投影的应用前景正变得越来越广阔。无论是后装市场主动联系极米科技的客户,还是前装市场中考虑采用车载投影的主机厂,数量都在不断增长。
“要么不做,要做就希望通过努力做到全球第一。”田峰颇为自豪地说,极米科技的价值观是追求极致,目标是打造全球最大的车载智能投影总成产能。
当前,极米科技的业务重点是车载投影和智能大灯,既有国内厂商也有海外厂商,定点项目正开始陆续交付。田峰告诉记者,未来极米科技会花精力拓展海外主机厂业务,并针对不同地区的用户需求和法规差异调整产品。
生产线已经投产交付
记者获悉,全资子公司宜宾极米车载投影产品第一期生产线已经投产并开始交付,建设产能为40万套/年;第二期生产线正在筹备中。
极米科技成立于2013年,于2021年登陆科创板。董事长钟波曾任职于海信电视、晨星软件等企业,公司大部分管理团队成员均出身于技术领域,分别曾任职于华为、苹果等高科技公司。2024年,公司正式迈入车载投影市场,并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拿下了8个定点项目。
“车载投影强调亮度、体积、温度;家用投影强调画质、分辨率、音响、软件。”中泰证券曾分析车载投影较家用投影的不同之处。对新形态显示,家用投影厂商切入难度相对大,核心点仍在于硬件能力考验加大。
从家用领域跨界到车载领域,极米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可复用的经验体现在哪里?田峰从硬件、软件以及生产制造三个方面进行概括。
在硬件方面,目前车载投影显示主流的技术是DLP技术,极米科技的DLP投影仪出货量已经超过了700万台。在软件方面,极米科技在全自动校正、自动避障、自动环境识别等标志性的软件功能革新方面,掌握多项行业核心技术并得到了行业的追随。
“每一个主机厂在确定合作伙伴之前都会安排审厂。”田峰透露,在生产制造方面,主机厂非常在意合作方的制造能力,要求百分之百独立产线、符合汽车行业详尽的系统化要求。在国内投影显示行业,极米可以做到从镜片到镜头到光机到整机,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全链路交付,这为车载业务打开了一扇门。
记者观察到,2024年极米年报尚未披露车载业务收入。不过,部分机构看好其将车载业务打造成第二增长曲线。随着产能开始释放,车载业务年内能否带来可观的收入,仍有待持续观察。(林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