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泰新光在2025年10月24日披露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15名激励对象授予100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25元/股。这一价格较当日收盘价48.5元折价约48%,激励总额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83%。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激励对象名单中包含了董事长郑安民、总经理郑耀等核心管理层,同时特别纳入了6名外籍员工。根据公告解释,这一安排与公司当前的海外业务布局密切相关。2023年公司成立泰国奥美克承担海外订单组装业务,2024年扩大美国奥美克业务范围新增内窥镜组装产线,这些海外子公司已成为集团全球布局的重要支点。
从时间节点看,此次股权激励恰逢控股股东郑安民宣布减持不超过2.73%股份之际。这两项资本运作在短期内相继推出,形成了一组值得玩味的对照。一方面公司通过折价激励绑定核心团队,另一方面控股股东却在二级市场减持,这种操作在资本市场并不常见。
细究激励方案的具体设计,首次授予80万股中,董事长、总经理、技术总监等5名核心成员各自获得9万股,合计占首次授予总量的43%。这种向关键人员倾斜的分配方式,反映出公司对核心技术和管理团队稳定性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医用内窥镜行业的技术壁垒和人才竞争日益激烈。
从财务角度看,此次股权激励将在未来几年内产生相应的股份支付费用,对公司净利润造成一定影响。但考虑到激励计划设置的归属条件通常与业绩考核挂钩,这种成本投入本质上是对未来增长的一种投资。
观察公司近期的资金动向,截至9月底已完成139万股回购,耗资约5000万元,这部分回购股份可能用于此次股权激励。与此同时,融资客在过去一个月内对海泰新光表现出持续兴趣,连续多日出现融资净买入。
在医疗器械国产替代政策持续推进的行业背景下,海泰新光作为国内少数具备高端医用内窥镜研发能力的企业,此时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既是对核心团队的长期绑定,也是应对行业人才竞争的必要举措。不过,激励计划尚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其最终实施效果还需观察后续的业绩兑现情况。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