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5 21:21:4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阿里云AI订单爆单!34%增速背后暗藏千亿市场争夺战

  阿里云的AI订单爆了,但财报里藏着更深的信号

  你们看到阿里云AI服务器订单积压的新闻了吗?吴泳铭那句"上架速度跟不上订单增长"简直像是在说:"别催了,生产线已经冒烟了!"这场景让我想起三年前特斯拉扩建上海工厂时的产能爬坡——当时马斯克也说"订单比生产快六个月",结果股价在质疑声中硬是走出了一波翻倍行情。现在阿里云这个AI需求爆发,背后藏着什么门道?咱们掰开聊聊。

  云业务34%增长的秘密

  财报里最亮眼的是阿里云34%的同比增速,尤其是AI产品收入连续9个季度三位数增长。这让我想起2021年微软Azure开始捆绑AI服务时的情形——当时其云业务增速从28%直接跳涨到40%,资本市场立刻给了20%的估值溢价。现在阿里云市场份额占到国内AI云的35.8%,比二三四名加起来还多,这个生态位优势可能会形成正循环:客户越多→数据越多→模型越准→客户更多。

  不过有意思的是,当年微软云高增长时利润率持续提升,而阿里云经调整EBITA率还维持在9%左右。这或许说明国内云市场的价格战还没完全熄火,就像2018年亚马逊AWS在市场份额稳固前也经历过"增长优先于利润"的阶段。吴泳铭说"正处于投入阶段",这个表态很诚实——现在赚的钱又全部砸回AI基建了。

  即时零售的"副作用"

  财报里有个矛盾点:电商客户管理收入增长10%,但整体净利润同比下降53%。仔细看会发现,即时零售业务收入虽然涨了60%,可经营利润下降85%!这就像美团当年开拓社区团购时的情况——2020年美团优选疯狂扩张时,单季度亏损也曾超过百亿。现在淘宝闪购带动了3500个线下品牌接入,订单量是上去了,但每单的补贴成本恐怕还没消化完。

  不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战略性亏损往往有个临界点。记得京东自建物流连亏12年,但在市占率超过25%后突然开始盈利。阿里现在把即时零售和云业务都定位成"必须打赢的仗",短期阵痛或许难以避免。

  两个需要盯紧的指标

  现在看阿里,我觉得最需要关注两个数据:一是云业务中AI收入占比的变化(现在还没单独披露),二是即时零售的UE(单位经济模型)什么时候转正。前者可以参考谷歌云的发展路径——当AI收入占比突破30%后,其估值就从PS 6倍跳涨到10倍;后者则要看下个季度能否延续"9月以来单位经济效益改善"的趋势。

  当然,现在市场给的反馈很诚实——财报后股价涨了,但幅度不大。这就像2015年亚马逊首次披露AWS收入时的情形:当时所有人都知道云业务是未来,但直到三年后利润真正释放,股价才迎来主升浪。现在阿里手里握着191亿美元回购额度,这相当于给股价装了个安全气囊。

  最后说句实在话:AI军备竞赛的赢家通吃属性太强,阿里云现在这个市场份额确实诱人,但投入期可能比想象得更长。就像吴泳铭说的,他们正在"构建基础设施平台"——这意味着现在赚的每一分钱,可能都要变成服务器里的芯片和代码里的参数。要不要陪跑这场马拉松?各位可得自己掂量清楚。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