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首次覆盖恒玄科技,并直接给出“买入”评级——这个动作在当前半导体板块热度回升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值得关注。作为国内低功耗蓝牙SoC领域的头部玩家,恒玄科技(688608)被券商从技术布局、产品迭代到市场定位全面梳理,核心逻辑集中在它正从TWS耳机芯片向AIoT多场景延伸的战略跃迁。
恒玄科技成立十年来始终聚焦无线超低功耗SoC设计,主攻中高端品牌市场,其芯片已广泛应用于三星、华为、小米、OPPO等主流品牌的TWS耳机和智能穿戴设备中。目前公司在全球TWS主控芯片出货量排名第四,市占率约10%,虽然不是绝对龙头,但凭借近10元/颗的平均售价,在营收规模上已位居国内厂商首位。这说明它的产品不仅走量,更走得是高附加值路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6nm工艺打造的旗舰芯片BES2800,已被三星Galaxy Buds3 Pro首发采用,标志着安卓阵营高端TWS市场的技术突破。
更让我看好的是它在智能手表和AI眼镜上的快速卡位。2024年,公司智能手表/手环芯片收入达10.45亿元,同比暴增116%,出货超4000万颗。这背后是BES2800BP这类集成NPU与AI Sensor Hub的高性能平台支撑。而在AI眼镜领域,恒玄更是提前布局,BES2800已导入小米等多个项目,自研ISP技术和KWS唤醒算法为其在多模态交互中建立先发优势。随着BES6000等更高性能产品的落地,未来有望切入更多AI原生硬件生态。
说实话,看到申万宏源给出2025年45倍、2026年34倍PE的估值预测时,我第一反应是偏高。但细看发现,可比公司2026年平均PE为44倍,这意味着当前股价仍有29%上行空间。考虑到恒玄在6nm先进制程、本地AI推理能力以及高速接口自研方面的底层积累,这种溢价并非没有支撑。尤其是在AI向端侧迁移的大趋势下,能同时兼顾低功耗、强连接和一定算力的SoC厂商,稀缺性正在显现。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消费电子需求波动、客户自研芯片加速、新品量产节奏不及预期,都是悬在头顶的剑。但我认为,恒玄的技术纵深和平台化能力,已经让它不再只是一个“耳机芯片公司”,而是正在成为AIoT时代的关键底座供应商之一。如果明年AI眼镜和智能手表持续放量,业绩兑现的可能性并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