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进入尾声。《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多家半导体公司一季度业绩喜人。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特威”)、广东赛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微微电”)、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玄科技”)、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光信息”)今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北京科方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张新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半导体企业实力正逐步提升。这些企业高度重视研发,不断推动产品迭代,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多家公司净利大增
4月25日,电池管理芯片企业赛微微电发布一季报。数据显示,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125.93万元,同比增长42.8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0.96万元,同比增长110.43%。
同日发布一季报的还有低功耗无线计算系统级芯片企业恒玄科技。数据显示,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95亿元,同比增长52.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590.22%。恒玄科技披露的公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国产算力芯片领军者海光信息此前披露的一季报显示,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50.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6亿元,同比增长75.33%。
在已经披露2025年一季报的A股半导体上市公司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幅最大的是图像传感器企业思特威。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50亿元,同比增长108.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1264.97%。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企业是来自半导体产业中不同细分赛道的优质企业,第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速十分可观,实现了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产品竞争力显著提升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看到,这些上市公司的优异业绩“成绩单”,均与公司的产品竞争力提升密切相关。
思特威一季报显示,在智能手机领域,公司与多家客户的合作全面加深,产品满足更多的应用需求,应用于高阶旗舰手机主摄、广角、长焦和前摄镜头的数颗高阶5000万像素产品、应用于普通智能手机主摄的5000万像素高性价比产品出货量均同比大幅上升,带动公司智能手机领域营业收入显著增长。在智慧安防领域,公司新推出的迭代产品具备更优异的性能和竞争力,产品销量有较大的上升,销售收入增加较为显著。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应用于智能驾驶和舱内等多款产品出货量亦同比大幅上升。
围绕通用计算和人工智能计算市场需求,海光信息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不断实现技术创新、产品性能提升,产品竞争力保持市场领先。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6.26%。
赛微微电也持续拓展产品布局。公司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一方面加快了产品迭代,另一方面推出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恒玄科技则在第一季度实现智能手表芯片销售占比提升,芯片产品不断迭代,销售均价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由于产品结构的变化,第一季度恒玄科技综合毛利率38.47%,较上年同期增长5.54个百分点。
张新原表示:“半导体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内企业应当继续加强研发创新,持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大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