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间,天合光能(688599.SH)同步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继2024年净亏损34.43亿元后,天合光能今年一季度继续净亏损13.2亿元。
面对业绩亏损、行业遇冷的压力,以及渐趋白热化的技术之争,天合光能仍力挺TOPCon技术主流地位,并试图走上多元化增长之路。
截至4月30日记者发稿,天合光能每股报13.11元,涨幅1.47%,总市值285.71亿元。
已连亏三个季度
分季度来看,2024年第三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天合光能分别净亏损13.73亿元、25.97亿元、13.2亿元,出现A股上市以来首次单季度连亏。
这背后是光伏产业链,尤其是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下降的影响。2024年,天合光能组件出货量超过70GW,但组件业务的盈利能力同比下滑,光伏产品毛利率仅4.3%,较上年同期减少10.24个百分点。
同时基于谨慎性原则,天合光能还对出现减值迹象的长期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一步影响了公司业绩。
2024年,天合光能计提各类信用及资产减值准备共计31.06亿元,其中,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达到15.31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天合光能计提各类信用及资产减值准备3.59亿元,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达到2.82亿元。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天合光能尚存244.42亿元存货,占据其流动资产的33.28%。
面对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天合光能则持有乐观预计。据悉,天合光能在印尼、越南、泰国建设有光伏电池组件产能,并在美国有合作组件产能。
去年第三季度,天合光能为谨慎应对美国政策风险,放缓了出货节奏。2024年,美国市场为天合光能毛利率最高(34.16%)的市场,为公司贡献了96.88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58%,占总营收的比例则上升至12.07%。

该公司在互动平台回应关税及双反政策影响时表示,截至目前(4月7日),公司在美国储备有足够规模的电池组件库存,其成本预计不会受到美国加征对等关税的影响,另有部分在运输途中即将入关的产品,再加上其他的一些供货渠道,可以满足公司今年后续阶段美国市场客户需求。这次对等关税可能会带来产品价格一定幅度的上升,对于美国的电池组件库存利润会产生正面影响。
另外,天合光能印尼合资TOPCon电池组件工厂(目前年产能1GW)不受东南亚四国“双反”的影响,且本次已公布拟新增税率中印尼税率相对较低,印尼工厂具备相对竞争优势。
力挺TOPCon主流地位
光伏技术路线之争持续已久。其中,TOPCon技术凭借高效率和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已率先拿到市场主动权;XBC技术近期则呈现规模化量产趋势,冲击势头正猛;HJT技术受制于前期投资成本较高,市场份额相对较低。
截至2024年12月底,天合光能210组件累计出货超170GW,稳居行业第一。作为TOPCon巨头,天合光能也一直力挺TOPCon技术的主流地位。
天合光能在2024年年报中强调,TOPCon技术不仅已明确成为当下主流的电池技术,更存在着较大的效率提升空间。行业机构InfoLink光伏技术趋势报告显示,目前包括已经在建产能在内的TOPCon产能有望逼近900GW,足以覆盖并前瞻性地满足未来数年的市场需求。
该公司进一步表示,“未来数年TOPCon仍将保持技术主导地位,叠加钙钛矿叠层后理论效率可超30%,为未来下一代钙钛矿叠层技术发展奠定基础。”

来源:InfoLink
但XBC技术的崛起显然对TOPCon技术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一定冲击。在InfoLink公布的2024年全球组件出货排名前十中,天合光能位居第四,前三名为晶科能源、隆基绿能,以及晶澳科技。而在2023年榜单中,天合光能与隆基绿能并列第二位。
记者注意到,天合光能还在布局HJT技术。今年1月,其自主研发的高效N型全钝化异质结(HJT)电池组件,经认证的最高组件窗口效率达到25.44%。
与此同时,天合光能与其他光伏企业的专利纠纷不断。2月10日,天合光能披露称,公司就阿特斯侵害公司发明专利向法院提起诉讼,索赔约10.58亿元,创下国内光伏专利纠纷史上的最高索赔纪录。
2024年以来,天合光能已与阿特斯发生两次专利纠纷,并两度在美国向润阳股份及相关方提起诉讼,控诉其两项TOPCon技术专利侵权。
寻求多元化增长
当前,光伏行业拐点尚不清晰,天合光能也开始寻找更多增长空间。
天合光能认为,未来行业竞争范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竞争焦点将从单一组件供应转向光储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交付及综合管理能力。公司正大力发展储能等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天合光能储能业务实现营收23.35亿元,系统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收188.06亿元,数字能源服务实现营收19.64亿元,三项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12.95%、18.4%、54.93%,均高于光伏产品毛利率。
其中,系统解决方案包括支架业务、分布式系统业务、集中式电站业务,以及其他业务,由子公司天合富家参与运营。
该公司于去年12月终止分拆上市,天合光能曾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天合富家的分布式系统业务和运维业务是最贴近终端并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板块,该板块将成为公司解决方案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望2025年,天合光能光伏组件业务计划实现出货量70GW—75GW,储能系统业务计划实现出货量8GWh—10GWh,系统解决方案业务与数字能源服务计划实现业务同比增幅不低于20%。
值得注意的是,天合光能的负债压力正持续上升。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天合光能的负债总额已经达到了932.1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4.97%,创下回A以来新高。
二级市场上,天合光能最新股价与历史最高点87.22元/股相比已下探超80%,市值蒸发超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