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5日,科创板公司上纬新材(688585.SH)发布公告,选举彭志辉为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并聘任田华为首席执行官(CEO)。这一人事变动看似常规,背后却暗流涌动——彭志辉正是科技圈顶流UP主“稚晖君”,曾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现为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总裁兼CTO。与此同时,新任CEO田华及多位核心高管均来自华为或智元系,标志着上纬新材正式进入由邓泰华实际控制、深度绑定智元机器人的新阶段。
此次换届并非孤立事件。早在9月下旬,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已成为上纬新材控股股东,邓泰华成为实际控制人。而随着董事会改组完成,一个以“AI+机器人”为核心叙事的新管理层全面就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彭志辉、姜青松、钮嘉等人仍在智元创新任职,未在上纬新材担任行政职务,但公司已明确将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当前处于产品开发阶段,尚未量产,也未产生任何营收。
股价早已飞上天,基本面还在原地
我翻了下数据,心里一惊:自2025年7月9日至11月24日,上纬新材股价累计涨幅接近20倍,期间发布过20次异常波动公告,被上交所重点监控7次。截至今日收盘,股价报118.34元,涨幅3.21%,成交额达8.21亿元。可现实是,公司主营业务仍是环保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材料等传统化工领域,机器人业务尚无收入贡献,市盈率却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这哪是估值修复?分明是一场典型的题材炒作。流通盘仅占总股本约16%,极易被资金控盘拉升。公司在多次风险提示中也坦承:股价严重脱离基本面,存在非理性交易风险,甚至可能触发停牌核查。
“稚晖君”来了,就能造出机器人吗?
说实话,我对彭志辉个人非常敬佩。从电子科大硕士到华为AI边缘计算骨干,再到自主创业打造“远征”“精灵”系列人形机器人,还代表企业家参加高层座谈会,他的技术背景和公众影响力无可置疑。但他兼任上市公司董事长,是否真能带来技术和产业协同,我持保留态度。
目前上纬新材与智元机器人虽称“独立运营、场景不同”,但同属具身智能赛道,未来如何避免同业竞争?更何况,彭志辉本人仍全职在智元任职,仅以董事身份参与治理,实际管理由田华等职业经理人执行。这种“轻资产式控制+概念赋能”的模式,更像是借助个人IP和资本联动推高市值,而非扎实落地产业化。
我不是反对跨界整合,而是担心市场把希望全押在一个“天才光环”上。机器人不是短视频项目,它需要持续巨额投入、供应链整合和工程化能力。上纬新材现在最缺的不是故事,而是时间、耐心和真实的订单。
这一轮变动,或许真会开启一段新技术旅程。但对投资者而言,别忘了:风吹得再高,落地时才知道是谁在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