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9 17:45:51 东方财富iPhone版 发布于 上海
我自己看些机器人相关报道顺便转过来提升股吧质量,当然看好智元机器人,看多做多,但凡看空的不要回复,一旦回复即送飞机,我不要看你们各种言论,这里发言水平极其低下,高素质都不屑说话了,因为明牌,还需要说那么多废话吗
发表于 2025-11-09 14:36:40 发布于 上海

$上纬新材(SH688585)$  智元机器人稚晖君的“造人”梦:当AI不再满足于“纸上谈兵”

深度解读智元机器人的AI发展史 


问题 | Question当AI的“大脑”(大语言模型)已经聪明到可以写诗、编程、甚至通过图灵测试时,我们是否还需要给它一个“身体”?被誉为“天才少年”的稚晖君,为何放弃华为的坦途,毅然投身于研发周期长、成本高昂、商业化前景尚不明朗的人形机器人赛道?这究竟是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必然进化,还是一场极客式的浪漫主义豪赌?


背景 | Scene故事的背景,是AI领域的一场“冰与火之歌”。“火”的一边,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它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迭代,展现出惊人的智能,让人们看到了AGI的曙光。然而,这团“智慧之火”被困在服务器的“牢笼”里,它们能言善辩,却无法为你端上一杯水。“冰”的一边,是传统的机器人领域。几十年来,从工业机械臂到波士顿动力的机器狗,机器人在特定任务上表现出色,但始终缺乏真正的“智能”和“通用性”,更像是一个个精密的自动化工具。它们拥有身体,却缺少一个足够聪明的“大脑”。正是在这个“脑”与“体”分离的时代,一位明星工程师做出了一个逆流而上的选择。2022年底,被无数光环笼罩的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彭志辉)宣布离职创业 3。他的新征途,是创立“智元机器人”,目标直指那个最难的领域——为AI造“身”,即“具身智能”。

冲突 | Conflict稚晖君的梦想,是打造一个能干活的“WorkGPT”,一个真正能走进工厂、走进家庭的通用机器人。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横亘着三座大山:成本的诅咒:人形机器人是尖端技术的集合体,核心部件如谐波减速器、力矩传感器等长期被国外垄断,价格高昂。本田ASIMO、波士顿动力Atlas等项目,成本动辄数百万美元,使其只能停留在实验室或宣传片中。智元机器人如何实现“成本控制在20万元以内”的惊人目标 1?控制的难题:人类一个简单的“走路”动作,背后是极其复杂的动态平衡和多关节协同。如何让一个55公斤重的铁疙瘩,在复杂环境中稳定行走、灵巧操作,是世界级的技术难题。稚晖君的团队,如何在短短数月内,就迭代出业界第一梯队的运控算法 4?智能的鸿沟:如何让机器人理解“把桌上的蓝色杯子递给我”这样模糊的人类指令?这不仅需要识别物体(杯子),理解属性(蓝色),还要规划一系列动作(伸手、抓取、移动、递交)。传统基于固定编程的机器人无法胜任,而大模型强大的通识能力,如何才能真正“注入”到机器人的四肢百骸,实现从“能听懂”到“能执行”的跨越?面对这些几乎“无解”的冲突,智元机器人发布的“远征A1”,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答案 | Answer智元的破局之道,可以总结为一套“组合拳”:“自研核心 + AI大脑 + 场景驱动”。首先,向成本“宣战”——自研核心部件。“远征A1”没有选择昂贵的进口方案,而是在核心关节电机、灵巧手等关键部件上坚持自研 4。例如,其拥有12个自由度的灵巧手,成本被控制在1万元以内 1。这种对供应链的垂直整合能力,正是将机器人从“奢侈品”变为“消费品”的关键一步。同时,创新的模块化设计,允许机器人在腿、轮、手、工具之间灵活切换 4,极大地拓展了应用场景,摊薄了研发成本。其次,赋予机器“灵魂”——搭载AI大脑“WorkGPT”。智元深刻认识到,没有智能的身体只是行尸走肉。他们将大语言模型作为机器人的“认知核心”,构建了名为“EI-Brain”的具身智脑 5。这个大脑利用大模型庞大的先验知识库和强大的推理能力,让机器人能“听懂人话、看懂世界”。当你说“去倒杯水”,机器人不再需要复杂的编程,而是能自主理解任务、规划路径、执行动作。这正是“WorkGPT”概念的核心,让AI从“聊天伴侣”进化为“劳动伙伴” 4。最后,选择“窄门”起步——从工业场景切入。与直接挑战复杂的家庭环境不同,智元选择了更务实的商业化路径。他们将首要目标瞄准了新能源和3C制造等工业场景 1。这些场景任务相对标准化,环境相对可控,是训练机器人、迭代算法、验证商业模式的绝佳试验田。通过在这些“结构化”环境中站稳脚跟,积累数据和经验,再逐步向更复杂的“非结构化”场景(如家庭服务)拓展,这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智慧路线。

结论:稚晖君和他的智元机器人,并非在进行一场没有方向的豪赌。他们选择的,是一条将AI的“智慧”与机器人的“力量”相结合的、极具前瞻性的道路。他们用自研硬件回答了“成本”的拷问,用AI大脑解决了“智能”的难题,用场景驱动规避了“商业化”的陷阱。“远征A1”的诞生,或许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AI不再仅仅是冰冷的算法和虚拟的数字,它正在获得“身体”,学习与物理世界交互,准备好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一员。

稚晖君的“造人”梦,本质上是关于“AI劳动者”的创世纪。

这场征途,道阻且长,但曙光已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