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元可分阶段注入智元机器人部分资产,比如注入AI芯片~SOC芯片。只要注入资产规模营收净资产等指标不超过上纬新材同类指标100%。就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或借壳上市。
很多人在争论实控人不满36个月能不能资产重组或者借壳上市,新规有很明确界定。
根据2025年5月16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实施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实控人不满36个月可以借壳上市,但需按规定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上市公司自控制权发生变更之日起36个月内,向收购人及其关联人购买资产,若导致上市公司发生如资产总额、资产净额、营业收入等指标超过100%,可能导致主营业务发生根本变化等情形之一的,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应按规定报中国证监会核准,且需符合主板、中小板的IPO条件。若实控人变更已满36个月后进行相关操作,则不属于借壳上市,按普通重大资产重组程序操作。
36个月后要有多少机器人借壳上市?
智元会等到36个月后借壳上市?
智元收购到66.99%股权后,
第一步就是改组董事会,智元入主董事会。入主董事会后就会立马操作收购关联方和非关联方资产了。
第二步就是购买或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如果购买非关联方资产。不需要36个月的“重组条件约束”。
如果购买智元旗下一个子公司资产或其部分资产,只要其营收,资产规模,净资产等指标不超过上市公司同类指标100%,就是在12个月内都可以完成。就是说通过发行股份购买关联方和非关联方一个子公司资产或部分的资产(把购买的公司营收,资产规模,净资产等指标控制在上市公司对标财务指标100%以内)就可以不受实控人变更36个月内等同IPO的制约。
智元10月底完成邀约收购上纬新材37%股份,完成对上纬新材66.99%的控股。只要智元愿意,25年11月智元就可以开始分阶段注入智元机器人资产,比如先注入其AI芯片~SOC芯片资产。
重点讨论,智元多次表达,截止目前,12个月,或36个月没有对上纬新材重组计划或资产注入计划。这仅仅是截止目前,那明天如果有计划,我再公告。
上纬新材就是现在,也可以用现金或向特定对象增发股份,购买资产。这个增发对象可以是智元的子公司,也可以是其他人(比如向其他人增发股份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只要注入资产规模,营收,净资产等指标不超过上纬新材同类指标100%,就不构成借壳上市或重大资产重组。在此框架内,即使实控人上位不满36个月也可以通过定向增发或用现金购买关联方或非关联方资产。
比如购买智元SOC芯片资产
一、智元SOC芯片的技术定位
智元SOC芯片属于嵌入式系统领域的集成化解决方案,采用多核异构架构设计,将CPU、GPU、NPU等模块高度集成。其工艺制程达到12nm级别,支持4K视频编解码和实时多任务处理,在能效比方面表现突出,适合需要长时间稳定运行的智能设备。
二、机器人场景的专项优化
针对机器人应用的特殊需求,该芯片具备三大特色功能:
运动控制:内置6轴IMU接口,延迟低于2ms
环境感知:支持双目视觉+ToF融合算法
语音交互:集成降噪模块,5米远场识别率超92%
三、市场竞争力分析
与同类产品相比,智元SOC芯片在成本控制上具有优势,单片价格比进口方案低30%左右。其开发套件提供完整的ROS支持,大大降低了机器人开发者的入门门槛,目前在服务机器人、教育机器人领域已有多个量产项目落地
智元多次发布公告“截止目前…未来12个月,36个月内没有资产重组计划,没有借壳上市计划”。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截止目前的确没有重组计划,但明天,后天如果有停牌定向增发,收购智元机器人资产,这在法律框架内,任何人都说不出有违反法律规定。
智元2023年变更了实际控制人。三年内变更了实际控制人,在A股市场是无法直接IPO上市的。
智元会不会去港股上市?基本就是不太可能,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具身智能人型机器人,如果去香港上市,对于智元来说,影响力,总市值,和将来融资额等等,都要远远低于A股上市。比如在A股上市,股价可以突破500元,在港股最多也就300元。
智元会分阶段将智元的一些子公司资产分拆后,通过定向增发股份,一部分一部分注入上纬新材。10月28号智元收购上纬新材,控股比列66.99%后,11月上纬新材就有资格向特定对象增发股份,用来购买智元的部分机器人资产,或向特定对象增发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只要守住规则~购买智元机器人资产规模,营收,净资产等指标,不超过上纬新材同类指标数额的100%。就不会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或借壳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