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海德曼刚刚召开了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这场线上交流不仅披露了公司最新的经营数据,更释放出多个技术突破和战略深化的关键信号。最引人注目的是: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71%,净利润同比大增78.18%——这个增速在当前的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堪称亮眼。
从会上披露的信息来看,浙海德曼的增长并非偶然。管理层明确指出,汽车制造与工程机械是第三季度的主要增长驱动力,这恰好与近期“挖掘机指数”显示的全国基建活跃趋势形成呼应。10月全国工程机械工作量环比增长5.25%,中部地区开工率领先,而浙海德曼的产品正是广泛应用于这些基础建设相关产业链中的核心加工设备。可以说,公司的业务回暖,踩准了本轮制造业投资回升的节奏。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关键技术自主化上的进展。总经理白生文透露,自主研发的B轴部件、高速铣削主轴已完成样机设计,预计2026年投入批量生产。这意味着浙海德曼正逐步摆脱对进口核心部件的依赖,在五轴五联动车铣复合中心这一高附加值产品线上迈出实质性一步。目前部分样机已试制成功,并进入客户打样阶段,未来将在减速机、工程机械等行业率先落地——这两个领域恰恰是当前国内产业升级的重点方向。
我还特别留意到公司在数字化降本方面的具体举措。从引入数字孪生技术、优化库存周转,到推动5S管理和价值流分析,再到培养“多功能工”提升人力效率,这些都不是口号式的改革,而是可执行、可量化的精益管理体系落地。尤其是他们自研的产线级MES系统,自2020年起持续迭代,客户反馈良好,说明企业内部的软实力也在同步增强。
说实话,当我看到这家公司净利润增幅几乎是营收增幅的七倍时,第一反应是质疑其可持续性。但听完说明会的内容后,我反而觉得这份“超预期”是有支撑的。它不是靠短期订单爆发,而是源于核心技术突破、供应链自主化和精细化运营三者叠加的结果。
当然,市场也给出了反应——尽管今日股价微跌1.65%,但成交额仍达1亿元,说明资金关注度不减。在我看来,浙海德曼正在经历从“通用数控机床制造商”向“高端复合加工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阵痛期,而三季度的表现,或许是拐点初现的信号。如果2026年核心部件能顺利实现量产,那它的竞争壁垒将真正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