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华股份首次减持已回购股份11万股,打响了新一轮“库存股变现”的信号枪。
根据公司2025年10月28日发布的公告,杭华油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杭华股份”)于10月27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首次出售其已回购股份,合计减持1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3%,成交均价为8.29元/股,实现回笼资金约91.2万元。此次减持是公司在9月26日披露减持计划后的首次实际操作,标志着其为期三个月的减持进程正式开启。按照原计划,公司拟在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的3个月内,累计减持不超过424.17万股已回购股份,占总股本的1%。
这些被减持的股份来源于杭华股份2024年2月至4月期间的回购操作。当时公司累计回购756.34万股,均价5.68元/股,主要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根据监管规定,这类股份需在回购结果公告披露满12个月后方可出售,并须在三年内完成处置,否则将予以注销。如今时间窗口打开,杭华股份选择启动减持,所得资金将用于补充日常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操作并非孤例。同日,长缆科技、勤上股份也相继披露了类似减持计划,显示出部分上市公司正进入“回购+择机出售”的阶段性操作周期。从财务影响看,杭华股份明确表示,减持价与回购成本之间的差额将计入资本公积,不直接影响当期利润,对公司经营和股权结构也不会造成重大变化。
看到这里,我其实并不意外。作为一个长期关注A股市场行为逻辑的人,我认为这类“先回购、再卖出”的操作,在合规前提下其实是企业灵活运用资本市场工具的表现。杭华股份以5.68元均价买入,如今以8.29元卖出,不仅实现了账面增值,还能反哺现金流,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这本质上是一种低吸高抛的财务优化策略,只要信息披露透明、程序合规,就无可厚非。
而且放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看,更有深意。10月27日A股科技主线全面爆发,沪指涨0.48%,创业板指大涨1.75%,杭华股份所处的光刻胶概念正是当日热点之一,股价收于8.24元,接近减持均价。显然,公司选择了市场情绪回暖、板块热度上升的时机出手,体现出一定的择时能力。
但我也不得不提醒一点:这种“库存股套现”模式虽合法,但投资者仍需警惕后续持续减持带来的潜在抛压。尤其对于中小市值公司而言,即便每日减持量有限,若节奏密集,仍可能对股价形成扰动。短期来看,杭华股份的动作更像是顺势而为;但从长期投资角度,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企业用真金白银推动技术升级或分红回馈股东,而非仅仅在资本运作层面腾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