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4-30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响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开展科创板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孚能科技”)于2024年4月3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了《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并已于2024年8月24日披露了《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
2024年度,公司积极落实行动方案,持续聚焦主营业务、提升创新能力、加大投资者回报、完善公司治理。为延续2024年度行动方案之成果,进一步提高公司质量,助力信心提振、资本市场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公司制定了《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对2024年行动方案进行了年度评估,并提出了2025年的主要措施,已于2025年4月28日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四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具体行动方案如下:
一、推进主业发展,布局前沿技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孚能科技聚焦于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凭借深厚研发实力和长期生产制造经验积累,已连续多年稳居软包电池出货量国内第一,掌握了从原材料、电芯、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系统、生产工艺及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80亿元,同比减少28.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2亿元,亏损同比大幅收窄15.36亿元。
(一)加大研发投入及创新要素配置
2024年,公司紧密围绕主营业务,持续加强核心技术能力的积累与研发,致力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合计研发投入58,186.4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98%。公司建立了完善科学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在提供行业内有竞争力薪酬的同时,通过股权激励与薪酬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人才,于年初完成了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
归属工作。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人员共1,406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21.75%。未来公司继续通过股权激励、员工持股平台、项目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保证团队成员的稳定性;对团队多层次人才进行定制化培训,促进公司团队不断创新和成长,综合提高公司人才和技术储备能力,使公司保持持续的竞争力。
(二)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已授权有效知识产权433项,其中发明专利113项、实用新型专利283项、外观设计专利33项、软件著作权4项。2024年公司继续坚持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在半固态/固态锂离子电池技术、钠离子电池技术、磷酸铁锂电池技术、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电芯技术、新化学及电化学体系储能技术等关键方向上进行研发攻关,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并储备了多项下一代动力电池核心技术,取得了包括新一代核心产品SPS超级软包电池正式量产、第二代半固态电池即将量产、超级快充铁锂体系成功开发等成果。
(三)提前布局前沿技术
在前沿技术布局方面,2024年公司延续“投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技术研发思路,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将技术储备产业化,并储备了多项下一代动力电池核心技术。举例而言:
1、在半固态电池方面,公司即将量产的第二代半固态电池采用新型氧化物/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涂覆和致密化技术,能量密度达到330Wh/kg,快充能力超过3C,循环寿命超过4000圈,行驶里程预计超百万公里,目前已完成DV与PV测试。公司正在研发中的第三代半固态电池,引入高电导率固态电解质、快离子环技术、超高镍正极及负极材料表面固态化技术、负极膨胀抑制技术,极大的降低了电解液用量,提升了正负极材料的热稳定性,电池的热稳定性及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当前正在进行车规级认证及产业化开发;
2、在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硫化物及复合物路线均取得较大突破,其中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进入产品产业化开发阶段,产品、工艺及生产设备均处于开发中。硫化物固态电池沿用公司完善的叠片软包电池的制备工艺及设备,正极采用
高镍三元、负极采用高硅负极/锂金属、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
3、在钠离子电池方面,公司采用层状氧化物+硬碳的技术路线,在已实现了全球首款钠电车型的交付基础上正在推动第二代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
4、在两轮车电池方面,公司自主开发的高安全S31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已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严苛测评,获颁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3C认证),并已实现批量出货。
2025年,公司将进一步聚焦……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