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安信: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05 [下载原文]
证券代码:688561 证券简称:奇安信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5
投资者关系活动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现场参观
类别 业绩说明会 路演活动 一对一沟通
新闻发布会 其他
参与单位及人员 本次参会机构共 77 家,参会人员 87 人,具体名单详见文后附录。
时间 2025 年 10 月 31 日 10 点 00 分-11 点 00 分
方式 线上会议
接待人员 董事长齐向东;董事、总裁吴云坤;
董事会秘书徐文杰;财务经理郑静
本次业绩说明会主要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由公司管理层介绍公司 2025 年三季度
经营情况,第二部分由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互动问答。
第一部分由公司管理层介绍公司 2025 年三季度经营情况:
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核心经营指标量质齐升,一些核心财务指标方面实现了上
市以来历史性的突破,Q3 单季度尤为显著。
投资者交流 Q3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实现 1.53 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1.01 亿元,双双实现了
上市以来 Q3 单季度的首次转正。Q3 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96 亿元,同比增长
主要内容介绍 18.22%,实现归母净利润 1.53 亿元,同比增长 143.01%,扣非净利润-1.62 亿元,同比
增长 63.93%,销售回款 12.24 亿元,同比增长 70.53%,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1.01 亿元,
同比增长 118.47%。从金额和同比增速上看,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销售回款、经
营性现金流净额等方面,均创出上市以来最佳水平。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8.39 亿元,同比增长 4.72%,实现归母净利润-6.17 亿
元,同比增长 47.54%,扣非归母净利润-9.32 亿元,同比增长 28.47%,销售回款 28.81
亿元,同比增长 12.72%,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0.42 亿元,同比增长 23.93%。
今年前三季度,尤其是 Q3 单季度经营成绩的取得,与公司坚定贯彻执行年初制定
的“聚焦”战略,以及在管理上坚决落实降本增效的策略密不可分。第三季度,公司在
以“AI+安全”等为代表的核心产品与技术、深耕核心客户、渠道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以下主要成绩:
(1)乘 AI 大势,“AI+安全”领域屡创佳绩
第三季度,公司在“AI+安全”领域的产品、客户、认证等方面收获颇丰:
AISOC(人工智能安全运营中心)产品在某全球知名豪华车企成功落地,实战中的智能运营单条警报研判时间低于 9 秒,有效告警识别准确率超过 93%,准确率较人工模式实现约 2.7 倍的提升。
大模型卫士系统获得公安部第三研究所颁发的《大模型安全防护围栏产品认证(增强级)》证书,标志着该产品在安全能力上得到了顶尖权威机构的认可。
公司的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安全研究院正式发布“大模型安全护栏”,无需改造大模型,支持轻量化部署,轻松接入企业现有 AI 应用,具备“实时检测拦截、精准识别过滤、无忧部署运维”三大核心价值,有效防御提示词注入、模型对抗攻击、模型窃取、数据泄露等多种新型风险。
此外,在 IDC 今年 Q3 最新发布的“AI+安全”系列市场报告中,公司凭借大模型
安全保护和安全智能体这两大领域的全面布局,分别入选中国大模型安全保护市场的全部 7 个细分领域和安全智能体市场的五大核心领域,成为覆盖最广的厂商,彰显了在 AI领域的创新领先实力。
(2)深耕大客户战略结硕果,多个重点行业斩获大单
第三季度,公司在金融、能源、制造、烟草、工控、政府等行业将一批大单收入囊中:
金融行业,中标某国有大型银行零信任安全访问项目,进一步扩大了公司零信任产品在六大国有银行的应用覆盖范围。此外还中标了某头部省级农信社的终端安全项目,金额约 500 万元,为同类省级金融机构推进安全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参考范例。
能源行业,中标某头部能源集团省公司资产安全系统项目,产品包括网络资产攻击面管理系统(CAASM)等,形成能源行业的又一重大突破以及大型标杆案例。
制造业,中标轨交装备行业某头部企业的安全集采项目,涉及安全运营、边界安全、终端安全等领域的一批拳头产品,金额达千万级。
烟草行业,接连中标中国烟草多个省公司的安服项目,总金额达千万级,服务涵盖风险评估、渗透测试、攻防演习、重保专家、实时监测、响应处置等。
工控行业,中标国家管网某省公司工控安全项目,金额约 600 万元,涵盖工业防火墙、主机安全防护软件等全线工控安全防护产品。
政府行业,中标华南某核心城市的网络靶场项目,金额达千万级,中标产品包括终端安全、安全运营等品类。
(3)渠道体系重大改革,翻开新的发展篇章
今年 7 月,全国渠道合作伙伴大会顺利召开。公司向渠道释放超过 2 万家指名客
户,并推进渠道业务与省分区业务的本地化融合,通过渠道管理部统筹发展,为渠道合作伙伴提供产品、方案、专家、商机四重精准支持:
1)针对渠道伙伴的痛点,升级“江河平台”,优化项目报备机制,促使商机转化率大幅提升。
2)在产品供给上,推出了 21 款渠道专属分销产品及数款限时促销爆品,以“快周转、易交付、好回款”的特点强化市场竞争力。
3)在赋能体系方面,通过奇安学堂与直播平台等,助力伙伴提升核心作战能力。
最后,再从财务的结构性视角做个解读
今年前三季度,在收入结构方面,企业级客户继续成为公司收入端的主要引擎。企业级客户、政府客户、公检法司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为 78.26%、13.89%、7.85%。金融、运营商、特种、制造业、能源、信息技术这六大核心行业合计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接近 70%。其中,运营商、制造业、特种、金融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60%、46%、32%和 30%。从收入的体量分布上看,百万级以上客户收入比重超过 70%,尤其是公司最坚实的“基本盘”——500 万级以上的关基行业大客户,贡献了公司整体收入的近 50%。
在费用支出方面,公司进一步执行了严格的费用管控,报告期内三费(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管理费用)总金额较去年同期降低 4.20 亿元,三费费用率同比下降 15.51 个百分点。在现金流管理方面,前三季度的回款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的双双显著改善,除了得益于加强支出管理外,在开源方面,公司成立了回款专项管理组织,专门运营回款,通过识别不同类型的回款问题,建立更有针对性的回款举措,以多种手段推动实现回款的“应收尽收”。
第二部分由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进行问答互动:
问题一、关注到网络安全法正式通过修订,特别是人工智能安全方面的内容比较多,想请公司分享一下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答:《网络安全法》的修订颁布实施对公司业务有极其正向的影响。新修《网络安
全法》将自 2026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其强化和增加的内容包括:
(1)新修《网络安全法》重点强化了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安全产业一定是责任驱动的,因为它涉及到更多的影响是在公司经营之外的,比如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秩序的稳定等。所以各个国家,尤其是我国政府一直是通过法律体系,用巨大的责任追究来推动安全生产的。我们也非常高兴地看到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都非常好,这背后是一系列的安全生产法律责任体系。各个企业依法
认真履行安全责任,建设保障安全生产的系统,投入巨额的资金。以前的《网络安全法》责任追究力度不足,违法成本较低,这也是导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建设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2)新修《网络安全法》增加了人工智能安全与发展的内容,加强 AI 风险监测评估和安全监管,促进人工智能应用的健康发展。新增的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条款标志着我国 AI 治理进入“法治引领、政策支撑、企业实践”的新阶段。从国家层面看,政策矩阵的构建为产业发展筑牢了安全屏障;从企业视角看,奇安信的实践证明,只有将 AI安全纳入战略层面,通过跨部门协同与全生命周期防护,才能解决 AI 攻击威胁看不见、安全风险不能有效评估等痛点,真正实现技术创新与合规发展的平衡。
以上是主要强化和增加的内容。再回到奇安信,公司本次的三季度财报,也得益于近年来不断地强化“AI 安全纳入企业战略”的理念,打造 AI 安全治理框架,为行业提
供了可落地的 AI+安全解决方案。企业推动 AI 安全治理,首先要把 AI 安全纳入整体战
略,这不是一个单点问题。公司推出的 AI 安全治理框架围绕模型安全治理、数据与隐私、应用与运营、基础安全、人员与责任、持续改进等“六大治理维度”展开全面布局。AI 的安全问题要比原来的网络和数据安全问题更加复杂,因为 AI 的运营需要最先进的网络和最高效的数据技术,而最复杂最高效的网络和数据叠加后的安全问题也更大、更复杂。所以,构建起覆盖 AI 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体系需要企业更加重视网络和数据安全,要在网络和数据安全方面安排更大的预算,做更多的投入。这些预算和投入像涓涓细流汇入到网络安全行业的这条大河里,能够让网络安全行业快速地成长。
目前,公司凭借“大模型卫士”等产品,已经为金融、运营商、政府、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客户构筑建起集风险识别、合规保障、动态防御于一体的大模型安全防护体系,助力客户实现人工智能应用的安全、合规、可信和可持续发展。
2026 年,即在新修《网络安全法》施行之后,我们认为以应用人工智能安全为突破点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这些重要客户,会加大对网络安全的投资。而在近期这个时间节点上通过《网络安全法》的修订是恰逢其时,因为第四季度正好是各个重要单位制定明年预算的时间。这样一来,各单位在明年网络安全建设的预算上,会考虑到新修《网络安全法》给他们带来的新要求和新责任。
问题二、关注到公司有发债计划,能否对整个发债计划的背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答:今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文件(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公告〔2025〕8 号),明确支持科技型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并同步完善了相关配套支持机制。
奇安信作为国家网络安全行业的领军者,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属性。2020 年,公司通过股权融资(IPO)的方式登陆资本市场,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债券市场同样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尚未充分运用这一在股权之外的直接融资渠道,目前的有息负债多为间接融资性质的银行借款。如
今,国家开始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债券的发展,使得奇安信作为一家民营性质的科技企业,看到了进军债券市场的“曙光”。在直接融资方面,若能够借助于债券市场,实现拓宽融资渠道,调整优化公司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改善现金流状况,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支持,是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整体利益需求的。
基于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创新金融政策的支持,公司开始谋求在债券市场的首次“亮相”。在满足了评级等基本条件后,通过对国内两大债券市场——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市场和沪深证券交易所市场分别进行深度研究和比较,以及综合考虑企业自身情况和需求匹配度等方面的因素。今年 9 月,公司公告拟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申请注册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 20 亿元。其中,中期票据不超过人民币 10 亿元,超短期融资券不超过人民币 10 亿元,同时计划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及债券市场利率情况等因素,在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注册有效期内,择机一次或分期发行。目前该债券融资计划已经公司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相关材料已于近期报送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后续进展,我们将依照规则及时进行披露。
问题三、前段时间国家授时中心遭受 APT 攻击,公司怎样看待这一事件?
答:10 月 19 日,国家安全机关披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对国家授时中心实
施重大网络攻击活动的事件。10 月 21 日,奇安信官方公众号也发布了相应的解读报告,这个网络攻击活动是诸多重大网络攻击案例之一,而非孤立事件。所有承担着国家关键信息和基础设施运营的重要单位,包括各部委、央企、省级重点国企、金融机构以及公检法司等重要部门,都应以本次国家授时中心遭受 APT 攻击事件作为一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目前的系统能否承受住 NSA 用同样的手段和力量发起的攻击。而这种网络攻击或许不仅来自于 NSA 一家,还可能来自几乎所有和中国利益密切相关国家的情报部门和网络部队。
众所周知,情报部门的目的就是要获取目标国家的秘密情报,网络部队的目的则是在关键时刻通过网络攻击造成目标国家维持社会运行的关键基础设施瘫痪。近十年来,我们的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重要单位自身都组织开展了不同层级的网络攻防演习、渗透测试、定点检查和定向任务检查等工作。尽管攻击周期较短——多为一周到六周之间;攻击能力有限——每支队伍仅配备三到五个人,且主管部门严格限制攻击方法和手段;攻击时间已知——提前通知被攻击方进行防护。可被攻击的靶标还是基本都会被拿下。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乎各个国家在数字化、人工智能时代的网络安全防护现状。因为几乎所有数字化系统都不是以防破坏为目标来建设的,而是“正向工程”——即以能运转为目的来建设的。但是,当数字化成为社会的主体,成为社会大厦的基石,我们在数字大厦上的每一块砖都应该能够防“八级地震”,都应该能够防“穿甲炸弹”。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来看,我们的数字大厦缺少的就是安全公司、安全行业的贡献。
回到国家授时中心受到攻击的事件,关于攻击方法等内容,在公司公众号 10 月 21
日发布的文章里有详细的解读,大家可以参考。但我更希望全社会能用这面“镜子”检视自身,当自己成为被攻击目标时能否扛得住?如果扛不住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换句话说,我们能不能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肯定不能指望对方不攻击,我们能做的是要建实战化的、纵深防御的、内生安全的安全运营体系。
“内生安全”是奇安信 2019 年在北京网络安全大会正式提出的,2020 年我们又提
出了“内生安全框架”。“内生安全”和“内生安全框架”指导了我国绝大多数重要部门和重要单位“十四五”期间的网络安全规划和建设,对我国网络安全防护水平的整体提升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十四五”的五年时间,对于我们从零开始建设每个单位有效的安全防御体系来说还是太短了,安全体系的建设要久久为功,需要更长的周期。在“十四五”期间,大家按照内生安全的标准买了很多安全设备,但是这些设备尚未完全建成可有效运营的安全防护体系,这是现状。“十五五”即将开启,我们也很欣慰地看到我国的一些重要部门及单位,把网络安全规划的目标设定在 “十四五”采购了很多安全设备的基础上,要在“十五五”期间把这些设备运营起来并连接成网,形成网络安全防护的“铜墙铁壁”。
此外,从国家授时中心受到攻击的案例中还能看到另一件事,即网络安全产品、体系和建设方案的选择不是“成本问题”,而是“生死问题”,网络安全要从算“成本账”变成算“生死账”。网络安全没有性价比,因为它只有“0”和“1”的区别,这和国防工业是一样的。这是和攻击者做对抗,能力弱于对方就只能被动挨打。如果能力比对方强,自己就能够守住。我们很多政府部门和大型机构在进行网络安全采购时,过度强调性价比,谁便宜就买谁的,这不仅加剧了行业内卷,更是在“买灾难”而非“买安全”。网络安全产业应是高集中度的产业,但在过度追求性价比的影响下,我国的产业目前是较分散的,是低集中度的。规模大和小、能力强和弱的公司在行业里获得的机会几乎相同,这是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我们认为,“十五五”期间网络安全产业会进行升级,标志就是网络安全服务的订单向头部企业汇集,客户对产品、技术和服务对象的选择更加趋向于头部公司、更加趋向于能力和品牌强的公司、更加趋向于能打胜仗的公司,网络安全将步入一个健康发展的轨道。
问题四、请问公司如何解读当前毛利率的波动,后续对毛利率展望如何?
答:毛利率的波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从行业整体三季报情况来看,市场竞争依然较为激烈,对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收入结构的变化,客户在预算受限的情况下更关注现有系统的维护而非项目新建,使得毛利率相对低一些的安全服务收入比例较安全产品略有提升;
(3)公司大刀阔斧的渠道改革在进行过程中,目前尚未充分发挥好与大客户直销体系间的互补作用。
渠道体系的毛利率相对来说比直销体系要高一些,经营好渠道体系,对提升利润率会很有帮助。这点可以类比近年来,公司紧抓现金流和回款的改革,今年前三季度,尤其是单三季度现金流和回款都有非常明显的改善。希望投资者多一些信心和耐心,给公
司一些时间,来推动毛利率在未来实现更好的提升。
问题五、注意到这次三季报网络安全公司之间业绩分化是比较大的,公司如何看待当前形势下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
答:网络安全产业从“十三五”到“十四五”都有一个特征,就是我国整个网络安全市场集中度比较低,尤其对比欧美国家等高集中度的市场会特别明显。我国更依靠“合规责任”驱动,而欧美市场则是“军工思维”。使得承担这些国家较多网络安全任务的头部企业,获得的订单比国内市场要大很多且多很多。而中国目前网络安全市场集中度较低,是一种不太成熟的表现。头部前十名厂商无论是收入规模、市值规模,以及在超大订单的获取上,都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很多区别。
但在 2025 年以后这种格局会出现一些变化,主要原因是:
(1)新技术产生并应用于增量市场。在今年一月份 DeepSeek 横空出世后,大模型应用产生了增量市场。而这些增量市场则非常利好头部企业,形成了更强的优势。因为大模型如果要做好,核心是要拥有比较高密度的小数据。在解决了基础模型的问题以后,谁拥有的高密度小数据更多,谁就能够在整个市场中获得比较大的竞争力。奇安信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比较多的数据,因此在垂类模型方面,我们会比其他公司具备更多的优势。市场的变化会直接加速大模型用于我们的传统安全产品,无论是云、网、边、端,乃至相应的安全管理都会带来较为明显的市场增量,尤其会让其中的大型头部公司获得更多的增量。
(2)大模型自身的安全也是一个增量市场。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运用大模型,而大模型用的是数据,每家都有比较关键的数据。以前数据分散在众多服务器上,黑客想要窃取会很麻烦,转移出去也比较困难。而由于大模型的出现,训练或调优过程需要把企业很多分散的数据变成精华的小数据集,如调优的数据、标注数据、评估数据等,一个硬盘就能装下。所以,在过程中对这些数据的保护非常重要,一旦这些数据丢失,等于积累了很多年的企业生产工艺或者知识就被窃取走了。所以,对数据的保护变成了“生死之战”。过去我们买安全产品,谁便宜就用谁的,现在则变成谁能切实保护我的数据,我就用谁的。所以,合规驱动的市场将变成风险驱动了,核心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谁能保护我的数据安全,尤其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单位。因此,选择的标准就变了,不再是最低价问题,而是逐渐走向类似于欧美市场的选择逻辑。此外,国家间的竞争也使得网络安全不再是比拼单个机构的能力,而是同国家利益相关联,网络空间的对抗比的是硬实力,而不是价格最优。头部公司无论是技术、服务乃至品牌都是全国性的,在合规责任方面也有更多的能力积累,这些都会推动整个网络安全行业向头部公司集中。
(3)宏观环境带来行业的重新洗牌。低集中度的行业产生低竞争力的内卷,大家都在拼价格。而内卷后就会产生一个效应,即市场出清。简单来说,有些没有竞争力,没有相应品牌、资金支持,或者商业模式没有经受住市场考验的公司就倒了。产业出清的结果会进一步提升市场集中度,这一点和欧美早期市场比较像。所以我们认为,从2025 年开始,尤其在“十五五”起始元年,到未来五至十年,整个行业会越来越成熟,并走向“康庄大道”——即市场能力强、品牌度高、具备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公司会获得
更多订单,而且这些订单不再是价格最优,而是质量最优。因此,奇安信作为行业的领
军企业,在竞争力方面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问题六、大型央企中国电子已成为公司的单一第一大股东,同时公司还是一家民
营企业,对未来双方的协同作何展望?中国电子对公司业务的开展有哪些支持和帮助,
后面有没有更多的期待?
答:未来双方的协同会越来越深入。奇安信的业务已经融入到中国电子的发展战略
当中,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奇安信将承担起这一发展任务。
在融入央企的战略方面,“十五五”我们会走得更深,这为奇安信新十年的发展提
供了非常好的基础和助力。公司上下也会以“再创业”的心态,勇敢地承担起中国电子
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为实现国家在发展网络安全产业方面的一些目标,做出我们自己
的贡献。
在中国电子战略入股后,奇安信成为央企的成员单位。公司已经在两个方面事实上
成为“国家队”:一是行业地位,CCIA 连续多年竞争力排名第一,网络安全又事关国家
安全,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因此从承担责任使命和自己发展驱动力的角度上
看,我们是“国家队”。二是,目前在奇安信的前十大股东中,中国电子旗下的中电金
投控股有限公司以 23.19%的持股比例,成为单一第一大股东,董事长齐向东作为创始
人直接持股 21.92%,是位于中国电子之后的第二大股东。这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电子对
奇安信进行战略协同、战略指导和战略引导的作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也
是“国家队”。
双方的协同会为奇安信在“十五五”乃至新十年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公司上下以
“新十年,从头跃,再辉煌”为口号,抓住战略发展的机遇期,不辱所承担的国家责任
与使命,力争未来十年为产业多做贡献,也争取为关心和支持奇安信发展的投资人和股
东们,做出良好的资本市场回报。
——结束——
附:线上参会机构名单,按所在机构拼音首字母排序。
机构名称 参会者姓名
北京金融街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管文杰
北京泾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蒋海
北京朗辉信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陈明波
附件清单 北京橡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魏鑫
(参会机构人员 北京禹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王雨天
单位、姓名) 北京禹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刘元根
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罗云扬
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李晗
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张小郭
大和日华(上海) 迟琛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戴晨
福建金牛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梁敏忠
福建鑫诺嘉誉投资有限公司 廖勇
富瑞金融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Annie Ping
富瑞金融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馬牧野
高盛国际资产管理公司 Nathan Lin
耕霁(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曹慧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李婉云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李忠宇
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李可夫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楼剑雄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库宏垚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耿军军
航天科工投资基金管理(成都)有限公司 陈鹏
湖南八零后资产管理公司 贺勇
湖南潇湘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陈靓璇
花旗環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 王曉琼
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胡昕安
华方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张玉辰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魏征宇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范昳蕊
汇丰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张恒
汇丰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刘逸然
金泰富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李云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刘逍遥
美银证券 庄亚林
南京璟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徐冬梅
磐厚动量(上海)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胡建芳
磐厚动量(上海)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于昀田
千帆资本有限公司 姜青山
瑞信证券(中国)有限公司 苏洺辉
瑞银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丁宁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邹昕宸
上海贵源投资有限公司 赖正健
上海国际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符莉虹
上海国理投资有限公司 岳政
上海禾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章孝林
上海加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陈科
上海九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姚远
上海聚劲投资有限公司 张怀安
上海君璞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刘欢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徐平平
上海雅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杨馥魁
上海远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邵万琦
上海匀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饶欣莹
上海肇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崔磊
上海致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王鸣飞
上海中广云证券咨询有限公司 卢联雯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 邓湘伟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 项敬康
深圳前海旭鑫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李凌飞
深圳市红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谢登科
深圳市红石榴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何英
苏州元禾重元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李喆
苏州凯恩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阮金阳
微致资本 赵培恩
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周成
溪牛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王法
湘财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李杰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姜佳明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庞倩倩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桂杨
甬兴证券有限公司 黄伯乐
长江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汪中昊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鲍淑娴
浙江壁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张小东
浙江壁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顾彬霄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彭梓奕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李铭姌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余月琴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李楚涵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潘儒琛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王盛乾
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张令泓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王思
中邮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仇振洋
珠海德若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罗采奕
本次活动是否涉
及应当披露重大 否
信息
日期 2025 年 10 月 31 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