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福州4月30日电(刘苏毅)4月29日下午,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经济分论坛在福州市成功举办。论坛以“从新出发向智而行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数字经济前沿领域话题,汇聚来自产学研用各界人士,共话数字经济发展新方向、人工智能技术新突破、新质生产力培育新路径,助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指出,过去一年,我国数字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数据要素与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国家数据局将进一步推动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竞争力,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纵深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全面推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福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永礼指出,“数字福建”是数字中国思想源头与实践起点,福建拥有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及人工智能产业园等载体,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大、创新平台多、政策支持有力,形成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
数据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本次峰会发布的《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4年)》显示,我国数据资源规模优势持续扩大,2024年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ZB),同比增长25%,高质量数据集量质齐升。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江小涓指出,进入21世纪,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带来数据生成、传递和处理能力极大提升,数据关系重新定义创新链条上各方的交互方式和地位作用,创新要素、创新主体、创新过程和创新组织等方面发生重要改变,数字时代创新范式呈现数据和数据关系驱动的新形态。
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迎来大爆发,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认为,目前大模型应用面临“小数据”一失万无、大模型“裸奔”上线、大模型决策失准引发“蝴蝶效应”等三重挑战,需抓住“接入放心用”“权限强管控”“严把内容关”“杜绝新隐患”“运营可闭环”五个关键,筑牢人工智能安全底线。
在本次论坛上,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与北京、内蒙古、上海、江苏、福建、广东、重庆、新疆等省(区、市)数据管理部门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以内蒙古为例,本次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围绕数字内蒙古建设、数据要素价值化、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人才培养和生态培育、数字领域国际合作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聚焦“人工智能引领数字经济发展新潮流”“行业智能化创新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两项主题,来自联通数科、阿里云、中移数智科技、中国民航信息集团等10家数字经济企业开展圆桌对话,分享企业实践经验与创新思路,共同探讨数字经济提质增效新路径。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胡坚波院长发布的《数字经济独角兽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数字经济独角兽是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典型代表和关键支柱,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和重要风向标。目前我国数字经济独角兽细分结构趋于成熟,各细分行业分布均衡,华东地区等区域发展较好,正在引领产业聚集。
数字经济分论坛是本届峰会规模最大的分论坛之一,由国家数据局主办,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福建省数据管理局共同承办,地方政府部门、知名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500余名代表参加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