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瑞浦:中美贸易合作与AI硬件浪潮下的模拟芯片龙头突围之路
在2025年10月份中美经贸关系从对抗走向合作共赢的关键转折期,思瑞浦(688536)凭借其在模拟芯片、信号链芯片及电源管理芯片领域的深厚积累,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结合公司第三季度财报及全球AI硬件与存储芯片的爆发式需求,思瑞浦正成为国产替代浪潮中的核心受益者。
一、中美贸易合作深化,供应链稳定性显著提升
根据中国商务部2025年5月发布的《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中美双方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领域达成多项共识,尤其在半导体领域,双方通过多层级沟通逐步缓解技术封锁压力。思瑞浦作为本土模拟芯片龙头,其电源管理芯片与信号链芯片广泛应用于5G基站、工业控制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受益于中美合作带来的供应链稳定性增强,公司第三季度营收达5.82亿元,同比增长70.29%,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暴增282.31%,创历史新高。
二、AI硬件爆发催生需求井喷,思瑞浦技术壁垒凸显
2025年7-10月,全球AI硬件市场迎来“存储吞噬时代”。据集邦咨询数据,AI服务器需求激增推动NAND Flash价格季度涨幅超15%,DDR5内存合约价Q4预涨30%-50%。思瑞浦的信号链芯片(如高精度ADC/DAC)在AI训练服务器中承担数据转换核心功能,其电源管理芯片(如LDO、DC/DC转换器)则为高功耗AI芯片提供稳定供电。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电源管理芯片收入占比提升至34%,同比增长274.08%,印证了其在AI硬件产业链中的关键地位。
三、存储芯片短缺加剧,思瑞浦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存储芯片市场缺口达15%的背景下,思瑞浦的电压基准芯片凭借0.1ppm/℃超低漂移技术,累计出货超2亿颗,在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领域实现国产替代。公司还与华为哈勃深度合作,布局数模混合芯片及MCU产品线,形成从信号链到电源管理的全链条解决方案。根据IDC预测,2025-2027年汽车模拟芯片市场复合增速将达13.2%,思瑞浦的汽车级芯片已通过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客户认证,有望在智能汽车电动化浪潮中抢占先机。
四、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构筑长期护城河
思瑞浦采取Fabless模式,专注芯片设计与研发,研发投入占比持续超20%。公司已推出60余款电压基准芯片,覆盖消费电子到工业级全场景,并联合中芯国际等晶圆厂优化12英寸晶圆产能。在AI硬件需求推动下,公司正加速布局256层以上NAND配套芯片及14nm以下DRAM电源管理模块,契合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对数字经济的扶持政策。
五、AI硬件基础建设推动模拟芯片百花齐放
随着AI硬件基础建设的推进,模拟芯片需求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思瑞浦的模拟芯片、信号链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汽车领域,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快速增长,第三季度环比增幅显著,且单季度规模收入客户数量实现翻倍。在工业市场,运放、ADC、接口、电源管理等核心产品出货量显著增加。在通信市场,基站业务第三季度同环比均实现快速增长,光模块业务营收同比高增,龙头客户份额提升。在消费市场,移动电源、手表手环等市场增长强劲,电池管理芯片出货量位居前列。
结语:在贸易战阴霾消散、AI硬件革命与存储芯片短缺的三重驱动下,思瑞浦凭借技术深耕与供应链协同,正从“单点突破”迈向“多领域领先”。其模拟芯片、信号链芯片及电源管理芯片的协同效应,不仅契合中美合作下的产业升级需求,更在AI算力爆发的历史机遇中,书写着国产替代的硬核篇章。未来,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算力密度提升50%及CHIPS法案的全球供应链重构,思瑞浦有望持续释放增长动能,成为半导体国产浪潮中的标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