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年内飙涨111%后,佰维存储选择在10月28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启动赴港上市进程。这家市值已超600亿元的存储芯片龙头,正试图通过港股平台接触境外资本,向全球投资者讲述其AI时代的故事。
从财务数据来看,佰维存储的业绩轨迹清晰地映存储芯片行业的强周期特性。2022年至2024年间,公司收入从29.86亿元增长至66.95亿元,两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9.7%。但盈利能力的波动更为剧烈:2022年盈利7121.8万元,2023年巨亏6.31亿元,2024年又反弹至盈利1.35亿元。这种波动在2025年上半年仍在延续,公司录得净亏损2.41亿元,直到第三季度才实现单季盈利2.56亿元,同比增长563.77%。
毛利率的剧烈波动进一步印证了行业周期的冲击。2023年公司毛利率低至-2.1%,2024年上半年飙升至25.3%,而2025年上半年又回落至8.9%。这种大起大落正是存储芯片行业的典型特征,价格波动直接传导至企业盈利端。
值得关注的是,佰维存储在招股书中强调的“研发封测一体化”模式。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该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具备晶圆级封装能力的独立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这一能力使其能够将NAND和DRAM晶圆转化为多样化的存储解决方案,特别是在AI端侧应用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
在客户结构方面,佰维存储已成功打入Meta、谷歌、小米等科技巨头的供应链。其中,为Meta的Ray-Ban智能眼镜提供ROM+RAM存储器芯片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招股书披露,公司预计2025年面向AI眼镜产品的收入有望同比增长超过500%。不过,这种高度依赖单一客户明星产品的业务模式,也带来了相应的风险敞口。
从资金需求看,佰维存储确实有较强的融资动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73.44亿元,资产负债率63.6%。更值得留意的是,在2022年、2023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均为净流出,仅在2024年实现了5.3亿元的净流入。这种持续的“失血”状态凸显了公司对外部融资的依赖。
当前市场给予佰维存储的估值已相当乐观。按2024年66.95亿元营收计算,市销率约9.4倍;对应1.35亿元的净利润,静态市盈率高达465倍。这一估值水平显然已经包含了市场对存储芯片行业复苏和AI需求爆发的强烈预期。
随着存储芯片价格自9月开始回升,四季度涨势加快,下游厂商争相备货,行业景气度确实呈现回暖迹象。但佰维存储能否真正打破存储芯片的周期魔咒,在港股市场获得投资者认可,仍需观察其盈利能力的持续性和业务结构的抗风险能力。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