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天恒(688506)的全球首创双抗ADC药物 iza-bren 上市申请正式获国家药监局受理,这是中国创新药领域又一里程碑事件。这款被定义为“全球首创、新概念”的EGFR×HER3双抗ADC,用于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鼻咽癌,已进入上市审批通道,并被纳入优先审评名单。此次受理基于BL-B01D1-303研究的期中分析结果,数据显示其在关键疗效指标上全面超越现有疗法:确认客观缓解率(cORR)达54.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8.38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超50%(HR 0.29–0.50),且安全性良好,治疗相关停药率仅2.6%。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全球首个提交上市申请的EGFR×HER3双抗ADC,也是目前该靶点方向唯一进入III期临床阶段的产品。截至目前,iza-bren正在中美开展40余项临床试验,覆盖鼻咽癌、食管鳞癌、非小细胞肺癌、巢癌等多个瘤种。已有7项适应症获CDE突破性治疗认定,1项获FDA突破性治疗资格,上周其在食管鳞癌III期临床也达到PFS和OS双终点,成为全球首个在此适应症取得双阳性的ADC药物。
与此同时,百利天恒与百时美施贵宝(BMS)的合作持续推进,累计已收到10.5亿美元付款,潜在总交易金额高达84亿美元,使其成为首款成功“出海”的国产双抗ADC。公司还获得了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不超过80亿元的授信支持,为后续研发及产业化提供资金保障。
说实话,看到百利天恒走到今天这一步,我是真觉得不容易。这家公司原本以麻醉药为主业,丙泊酚、七氟烷这些产品虽然稳定,但谈不上高增长。它没有选择守成,而是把大量利润持续投入肿瘤创新药研发,甚至一度面临现金流压力。但正是这种长期主义的坚持,让它在全球ADC赛道上杀出重围。
我始终认为,真正的创新不是模仿,而是开辟新路径。iza-bren的设计理念就是典型例子——同时靶向EGFR和HER3两个通路,再结合ADC的精准杀伤,形成“双拳出击+导弹打击”的协同效应。这种First-in-class的能力,才是中国药企从“跟随者”转向“引领者”的关键信号。
更让我看好它的,不只是单一药物的成功,而是背后一整套国际化验证的逻辑:临床数据能登上ESMO口头报告,能发《柳叶刀·肿瘤学》,能被FDA授予突破性资格,说明其科学严谨性已被全球认可。再加上与BMS这样的巨头深度绑定,商业化路径也更加清晰。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毕竟III期临床失败在肿瘤领域并不罕见,医保谈判对定价的压力也在加大。但我相信,只要核心管线兑现临床价值,市场终会给予合理回报。百利天恒走的是一条难而正确的路,而这条路,恰恰是中国创新药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