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天恒(688506.SH)刚刚扔出一颗重磅“炸弹”: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EGFR×HER3双抗ADC药物iza-bren,在食管鳞癌III期临床试验中,**首次实现PFS和OS双主要终点全部达标**,成为全球首个在食管癌治疗中取得这一突破的ADC药物。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创新药在实体瘤治疗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更可能彻底改写晚期食管鳞癌的治疗格局。
里程碑式突破:全球首个双阳性ADC研究
根据公司公告,此次III期临床试验(BL-B01D1-305)针对的是既往经PD-1/PD-L1单抗联合含铂化疗失败的复发性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这正是临床上最棘手的“末线”人群。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iDMC)在预设期中分析中确认,iza-bren相比现有化疗方案,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上均展现出显著优势,达成双主要终点。这意味着该药物不仅能延缓疾病进展,更能实实在在地延长患者生命,是真正意义上的临床价值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全球首个ADC药物在食管癌III期研究中实现PFS/OS“双阳性”的结果。此前同类药物多止步于单终点阳性或II期数据,而百利天恒此次直接在关键注册研究中兑现疗效承诺,显示出其HIRE-ADC平台强大的技术潜力。
商业化临近,研发与资金压力并存
目前,该适应症已被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公司已启动上市前沟通交流申请,预计2026年在国内实现商业化落地。与此同时,iza-bren在鼻咽癌等其他适应症也已达到主要终点,多管线推进节奏加快。
不过,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也带来巨大资金消耗。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达17.72亿元,同比增长超90%,净亏损4.95亿元。尽管此前通过BMS合作获得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缓解了现金流压力,但全球化开发仍需持续“输血”。此前计划的港股IPO因市况及定价问题暂缓,未来融资路径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其全球商业化进程。
从市场反应看,二级市场对这一利好已有积极反馈。近期ETF资金出现连续净流入,融资余额维持高位,显示机构投资者对核心资产价值的认可正在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