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天恒刚刚扔出一颗重磅炸弹——公司自主研发的EGFR×HER3双抗ADC药物iza-bren,在针对复发性或转移性食管鳞癌的III期临床试验中,期中分析已达到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双主要终点。这是全球首个在食管癌治疗中实现PFS与OS双阳性的ADC药物III期研究,适应症为既往接受PD-1/PD-L1联合含铂化疗失败的患者。消息一出,资本市场迅速反应,尽管当日股价微跌1.24%,报收367元,但主力资金仍在持续流入,市场情绪明显躁动。
全球首创的突破性疗法
Iza-bren是全球首款进入III期临床阶段的EGFR×HER3双抗ADC,属于“全球首创”(First-in-class)、“新概念”(New concept)药物。其独特机制在于同时靶向EGFR和HER3两个通路,理论上能更精准地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目前该药在中国和美国已开展40余项临床试验,覆盖多种实体瘤类型。此前,已有7项适应症被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1项获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显示出其广泛的应用潜力和监管层面的高度认可。
此次食管鳞癌III期试验的成功,不仅验证了iza-bren在难治人群中的显著疗效,也标志着国产创新药在全球ADC赛道上实现了关键突破。要知道,ADC(抗体偶联药物)虽被视为“生物导弹”,但在食管癌这类高异质性、治疗选择有限的瘤种中,此前尚无任何ADC能在III期研究中同时改善PFS和OS,百利天恒这次真正做到了“从0到1”的跨越。
我怎么看这家公司?
说实话,看到这个结果我并不完全意外。百利天恒这几年一直走的是“高风险、高回报”的研发路线,海外收入占比高达91.61%,说明它早早就把战场铺到了国际市场。虽然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下滑63.52%、净亏损扩大至4.95亿元,财务数据看起来吓人,但这背后其实是研发投入的激增和创新药管线推进的必然代价。
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家知名基金减持,但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却新进成为前十大流通股东,说明仍有专业机构在用真金白银押注它的研发前景。筹码分布虽分散,主力未控盘,但近三日主力连续净流入超4900万元,短期资金关注度极高。
我认为,当前市场对百利天恒的定价逻辑正在从“业绩兑现”转向“管线价值重估”。一款能在食管鳞癌III期拿到双阳性结果的ADC,已经具备了全球同类最佳(best-in-class)的潜质。接下来的关键,是看NDA申报节奏以及FDA是否加速审批。如果顺利,这不仅是公司的里程碑,也可能成为中国原研药出海的新标杆。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毕竟目前仍处亏损状态,后续商业化能力有待检验。但至少现在可以说一句:百利天恒这一仗,打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