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
◆
◆
发表于 2025-10-11 23:44:08
发布于 重庆
从聚和材料收购韩国SKE,看市场忽视的确定性信号近期聚和材料对韩国SKE空白掩膜版业务的收购,被部分媒体简单解读为填补国内7nm掩膜版空白的技术突破。但若仅停留于此,便忽略了更关键的信号,这是一场由国产化战略驱动的产业链协同落子,而新凯来正是其中隐藏的关键。市场总习惯于孤立看待企业动作,却忽视产业链的联动逻辑。聚和材料的收购,表面是获取海外先进技术,实质是与国内检测设备龙头新凯来形成研发-制造-检测闭环的必然步骤。这种协同的确定性,远高于单点技术突破的偶然性。空白掩膜版空白掩膜版是光刻工艺的母版,直接决定芯片制程的精度。目前全球高端市场由美国Photronics、日本HOYA等垄断,7nm以下技术更是对华严控。聚和此次收购SKE,相当于直接获取成熟的高端掩膜版工艺,但技术落地需国内产业链协同,正是新凯来的价值所在。新凯来的MBI检测设备,采用自研大NA物镜和超高洁净控制技术,能对空白掩膜进行纳米级缺陷检测。没有检测环节,掩膜版良率无法保障,量产便是空谈。而新凯来官方表述中已明确联合国内产业链伙伴加强协同,聚和正是其最理想的制造端合作伙伴。聚和+新凯来新凯来在公开资料中已将空白掩膜自主可控列为核心战略,而聚和收购SKE后急需国内检测方案配套。两者结合,恰好覆盖掩膜版全链条,且均符合当前国产替代的政策导向。市场的认知差来自哪里?目前市场对聚和材料的关注点多在技术突破本身,却忽略了两大关键逻辑。协同确定性,新凯来作为国内少数掌握高端掩膜检测技术的企业,必然优先与具备成熟制造能力的聚和合作。双方客户重叠(均为晶圆厂、IDM企业)、技术路径互补,合作水到渠成。战略安全性,在高端半导体材料领域,单一企业难以突破全链条。聚和与新凯来的联动,可降低对外依赖,符合国家供应链安全要求。这种抱团突围的模式,在光伏、锂电池等领域已被验证成功。真正的机会藏在产业链的缝隙中。聚和收购SKE,不仅是技术补缺,更是向新凯来等国内伙伴发出的合作信号。市场若只盯着技术指标,便会错过这场由国产化逻辑驱动的系统性机会。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