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元亨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刚刚落幕,管理层向市场传递了明确的复苏信号。前三季度营收24.24亿元,同比增长4.37%,其中三季度单季营收8.95亿元,环比增长9.93%。更值得注意的是,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的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超20%,保持了逐季度转正并持续盈利的上升态势。
这种业绩改善并非偶然。国内头部电池企业开工率显著提升、扩产节奏逐渐恢复,直接推动了项目验收增加。同时,公司通过精简管理架构、提高运营效率等精细化举措,使前三季度费用总额同比下降超30%,期间费用率控制在24.3%。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达5.71亿元,持续为正且净流入增加较多,显示出企业内生增长动能的实质性改善。
在技术布局方面,固态电池装备的进展尤为引人关注。公司为某头部车企提供的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已交付并处于客户现场调试与工艺验证阶段。关于固态电池使用的连续等静压设备,公司已正式立项并展开研发,与行业内多家具备压力容器制造经验的企业开展合作。压力容器技术在其他工业领域虽已广泛应用,但引入锂电池制造环节仍需技术迁移和工艺适配周期。
从订单结构看,公司当前在手订单充足,核心客户均为技术实力强、扩产需求明确的优质客户。消费锂电设备订单占比较高,同时潜在订单资源池覆盖消费电子、动力电池、固态电池及储能等多个高增长领域。智能仓储及移动机器人业务表现突出,在手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1倍,已成为新的增长极。
全球化布局方面,公司依托日益完善的全球制造与服务网络,已与波兰、捷克等地客户达成合作,并与欧美客户深入探讨固态电池、储能、智能仓储等业务场景。这种多元化、国际化的业务布局,为公司抵御单一市场波动提供了缓冲空间。
从财务质量角度观察,公司通过强化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管控,进一步深化降本增效成果。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49.29万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净利润达5,873.71万元。前期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也因客户回款情况改善而实现了部分冲回,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盈利能力的恢复。
在研发投入方面,公司始终坚守技术立业的发展主航道,依托自主研发的海葵智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着力打造软硬件集成、全链条协同的高效能智造生态。这种技术积累不仅服务于新能源领域,还延伸到工业焊接、精密检测技术等智能制造核心环节。
当前市场对利元亨的关注度持续升温,近期多家机构对其进行调研,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公司业务复苏和新兴业务发展的认可。随着电池行业扩产节奏的恢复和公司内部管理效率的提升,这种稳健复苏的势头有望在未来几个季度得到延续。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