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杰科技要赴港上市了。
这家专注光芯片研发的科创板公司,刚刚在11月19日召开董事会,正式授权管理层启动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筹备工作。消息一出,市场立刻有了反应——次日股价跳空高开,盘中一度逼近600元大关,最终收于588元,涨幅2.54%,成交额超10亿元。资本用真金白银投了票。
这并不是一次突然的动作。从已披露的信息看,源杰科技近年来的发展节奏明显提速。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3.83亿元,同比增长115.09%;净利润1.06亿元,直接扭亏为盈,同比增幅高达19348.65%。单看第三季度,营收达1.78亿元,同比暴涨207.31%,环比也增长近五成。背后的核心驱动力,正是数据中心对CW硅光光源产品的旺盛需求。
不仅如此,公司在订单获取上也表现强势。今年5月、8月和10月,接连拿下三笔大功率激光器芯片订单,累计金额高达2.66亿元,客户履约能力良好。技术层面,100G PAM4 EML产品已通过验证准备批量出货,200G版本进入客户推广阶段,CPO相关光源研发也在推进中。这些都说明,它不只是概念炒作,而是实打实在交付和成长。
我之所以关注这件事,是因为H股上市不是简单的“换个地方融资”。对于像源杰这样主打高端光芯片、走国产替代路线的企业来说,登陆港股意味着更贴近国际资本市场,有利于提升品牌影响力、吸引海外机构投资者,也为未来拓展全球客户打下基础。尤其是在当前AI算力爆发、全球光通信升级的大背景下,资本市场正重新评估这类硬科技企业的价值。
但我也看到一些质疑声。比如有观点认为,公司目前市值接近500亿,对应不到4亿的年收入和刚过亿的利润,估值偏高。再加上股东户数近期明显增加,筹码趋于分散,确实存在短期波动风险。而且H股上市本身流程复杂,需经证监会、港交所等多方审批,最终能否落地仍有不确定性。
可换个角度看,如果一家企业能在核心技术上持续突破,又能借资本之力加速国际化布局,那眼前的估值争议或许只是阶段性问题。就像剑桥科技不久前以超高倍数认购登陆港股一样,市场愿意为真正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成长故事买单。
所以我认为,源杰科技这步棋走得不算激进,反而很清醒。它没有停留在国内市场的热度里,而是试图跳出舒适区,去接受更高标准的审视。这条路能不能走通,还得看后续执行,但我愿意给一个观察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