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杰科技刚刚拿下一笔6302.06万元的大额芯片采购订单,这是它在2025年内的第三次重大订单披露——短短五个月,累计金额已达2.66亿元。消息一出,市场反应剧烈:公司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涨幅累计超30%,10月21日收盘价飙至496.78元/股,滚动市盈率高达1453.33倍,远超行业平均的53.35倍。资本市场显然已将这家公司推向了聚光灯下。
这笔最新订单来自一位未具名的“A客户”,采购产品为大功率激光器芯片(CW DFB),属于源杰科技的核心产品线之一。公告强调,该订单为日常经营性销售行为,无需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且公司已履行内部审批流程。虽然存在履约风险,如订单变更、不可抗力等可能性,但买方被描述为“信用良好、具备履约能力”,并与公司无关联关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涉及涉密信息豁免程序,客户身份未予披露,这种处理方式在军工或高端通信供应链中较为常见。
从基本面看,源杰科技主营光芯片,处于光通信产业链上游,直接受益于AI算力爆发带来的高速光模块需求增长。随着800G向1.6T升级加速,海外大厂上调光模块采购预期,国内厂商也在积极跟进,带动整个CPO(共封装光学)概念走强。在此背景下,源杰作为国内少数能提供100G EML、大功率DFB等高端芯片的企业,正成为国产替代的关键角色。
但我得说实话,看到这1453倍的市盈率,我心里是打了个问号的。即便有AI风口加持,这样的估值也已经大幅透支了未来几年的业绩预期。技术突破和客户认证需要时间,研发投入大、周期长、不确定性高,任何一个环节卡住都可能让股价回调。更何况,光芯片行业竞争正在加剧,国内外厂商都在加快布局,源杰能否持续保持领先,并顺利实现产能爬坡和批量出货,仍需观察。
更值得警惕的是外部环境。当前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构,一旦地缘政治风险升温,对依赖高端制造和技术出口的企业将是不小冲击。虽然短期订单亮眼,但长期竞争力还得看研发落地能力和全球化应对策略。
所以在我看来,源杰科技确实站在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赛道上,它的订单增长不是偶然,而是AI基础设施扩张的真实映射。但高成长往往伴随高波动,投资者不妨多一分理性——追高需谨慎,关注其后续订单执行情况、新产品导入进度以及财报兑现能力,或许比单纯追逐热点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