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再度发声:联芸科技有望深度受益国产替代
中信证券近期连续发布两份关于联芸科技(688449.SH)的跟踪点评报告,明确表达对其未来成长性的看好。核心观点指出,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存储主控芯片制造商,技术积累深厚,产品已覆盖SSD主控全系列,并正积极拓展嵌入式主控与AIoT芯片领域。在AI推动行业升级和半导体周期上行的背景下,叠加PC-OEM前装市场放量、PCIe 4.0产品持续迭代,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ASP(平均售价)与毛利率均出现改善,显示出良好的盈利结构优化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特别强调了公司在“国产替代”进程中的关键位置。随着国内对自主可控芯片需求的提升,联芸科技凭借其优质客户资源和不断突破的前装市场能力,正在加速导入主流供应链。与此同时,AIoT信号及传输芯片逐步起量,也为公司打开了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存储赛道回暖,国产主控迎来窗口期
从产业角度看,存储主控芯片是固态硬盘的核心部件,直接决定性能与稳定性。过去几年受行业周期下行影响,市场需求疲软,但2025年以来,在AI算力需求爆发带动下,存储产品迎来结构性升级,PCIe 4.0及以上标准成为主流,这为具备高端主控研发能力的企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联芸科技正是少数已实现PCIe 4.0 SSD主控量产并大规模出货的本土厂商之一。其在PC-OEM前装市场的放量,意味着已通过头部品牌严格认证,具备高可靠性与规模化供应能力——这是国产替代真正落地的关键标志。我始终认为,能在前装市场站稳脚跟的芯片企业,才真正具备长期竞争力。而联芸在这条路上已经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看好成长性,但短期市场情绪仍待修复
尽管基本面呈现积极信号,但从资金面来看,当前市场对联芸科技的态度相对谨慎。数据显示,近五个交易日主力净流入达-6593万元,占流通市值比达2.03%,显示有一定资金流出压力。技术面上,股价目前处于五日线下方,RSI1值小于20,BIAS2达-10.98,表明短期情绪偏弱,存在较大负乖离率。
不过,这也可能反映出市场尚未充分定价其成长潜力。我在观察这类标的时一直坚持一个逻辑:当产业趋势向上、公司基本面向好,而股价却因短期情绪或板块拖累承压时,往往是中长期布局的较好时机。尤其是半导体行业整体近期净流出超百亿,板块承压明显,但恰恰在这种环境下,真正有技术壁垒和客户突破的企业更容易在未来反弹中脱颖而出。
综合来看,我认同中信证券的观点——联芸科技正处于“产品升级+国产替代+AIoT拓展”三重驱动的起点。虽然短期股价面临压力,但中期成长路径清晰,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