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8-29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半年度评估报告
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维护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对
公司价值的认可和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公司董事会于 2025 年 4 月 28 日召开第二
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暨 2024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评估报告的议案》。根据行动方案内容,2025 年上半年度,公司积极开展落实相关工作,现将具体情况公告如下:
一、专注公司核心业务、丰富产品结构、持续开拓市场、突破创新提升竞争力
公司是一家光伏新技术平台型供应商,主要业务包括光伏湿制程辅助品、光伏设备和光伏电池三大板块,在同类产品细分市场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在材料领域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制绒、碱抛、清洗辅助品的市占率均在行业前列;在设备领域,公司推出的吸杂设备已经成为 HJT技术路线下的标配,同时在 TOPCon 路线上储备的多种技术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多的量产化销售;公司光伏半片电池是在行业内首次提出的利用边皮料的半片技术,属于行业首创,在自身成功实现半片电池的量产后,公司推出的半片电池工艺已经获得不同技术路线厂商的广泛应用。
1、专注公司核心业务
公司是光伏行业细分赛道光伏湿制程辅助品的龙头企业,报告期内的湿制程辅助品整体销售数量 1370 万升,其中清洗辅助品实现超 4000 万的营收,同比增长 39.2%。未来公司将持续以产品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不断进行产品迭代更新,通过加强客户服务,定制化生产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客户粘性,巩固行业龙头地位。设备领域,公司在 TOPCon 路线储备了多项技术工艺,未来将加快推进技术研发的量产化,推动储备技术实现客户化、市场化,为光伏行业降本增效提出具有时创特色的解决方案,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电池领域,
公司持续提升光伏半片电池的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实现销售量 1.05GW,较去年
同期增长 233.6%,实现营收 25,935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85%。目前公司 3GW
半片n型TOPCon电池产品,充分利用了前期边皮技术和半片工艺示范线的经验,融入了公司自身对湿法材料的理解,同时配套了自研掩膜设备,扩宽了 n 型电池的工艺窗口,进一步提升了 TOPCon 电池的效率。公司也会持续加强电池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发,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竞争的行业格局里修复盈利能力。
2、丰富产品结构,持续开拓市场
公司于 2024 年 6 月成功推出最新研发成果基于叠栅技术的“古琴”组件,
该技术使用极细的三角导电丝(低于 120 微米)替代了传统的主栅和焊带,使得用银量大幅降低。同时该导电丝具有超高表面反射率,可将电池表面的等效遮光面积降低到 1%以下从而减少光学损失,并且由于电流传输分散到 180 多根导电丝上,使得电阻损耗大幅降低来提升组件的转化效率。结合与叠栅技术相匹配的
高效电池技术(双 polo 钝化技术等),较常规 TOPCon SMBB 技术的同版型组件,
叠栅组件的单块组件功率可提升 4%-5%左右。
报告期内,公司一直持续致力于叠栅技术的量产推进工作,由公司创始人符黎明博士亲自牵头,同时组织材料、设备、电池、组件四个事业部的负责人共同配合叠栅技术的需求,在过往的一年克服了诸多材料、设备上的问题,目前公司已跑通单面叠栅组件(正面叠栅+背面 MBB)的工艺路线,组件已实现连续产出,第二代双面叠栅工艺的开发也已经初步完成;公司中试线叠栅电池的平均效率已经达到 26.0%以上,2382*1134 版型的组件平均功率突破 645W。
未来,公司会一如既往地拥抱新技术的变革,结合行业内的创新技术,推动叠栅技术的快速进步,同时和行业龙头进行积极沟通和技术输出,实现部分行业产能的优先升级。
3、突破创新提升竞争力
公司基于对硅材料特性和应用的深刻理解,始终围绕光伏电池制造工艺难点进行产业研发,秉持“蓝海战略”,以产业化研发为导向,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解决光伏电池和组件制造过程中能实现降本增效的工艺难点,公司核心技术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相关产品或技术的运用,可以切实提高光伏电池转
换效率和降低成本。自上市以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 年上半年度公司研发费用 1.16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22.72 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占公司营业收入
比例为 25.72%。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公司拥有已获授予专利权的专利 282
件,其中境内授权专利 270……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