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诚健华今日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59.8%至11.2亿元,核心产品BTK抑制剂奥布替尼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8%达10.1亿元,已突破去年全年收入规模。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前三季度亏损大幅缩窄74.8%至0.7亿元,并预计2025年全年实现盈亏平衡,较原计划提前两年达成盈利目标。
这一业绩拐点的出现,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奥布替尼在血液肿瘤领域的持续放量功不可没,其独家适应症边缘区淋巴瘤的销售增长,加上今年4月获批的一线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新适应症,共同推动了产品收入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公司严格的费用管理使得成本效率进一步提升,为盈利改善提供了支撑。
但真正改变公司财务轨迹的,是今年10月初与美国公司Zenas达成的重磅对外授权交易。这笔总金额超过20亿美元的交易,不仅为诺诚健华带来了1亿美元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还包括最多700万股Zenas普通股。这种"现金+股权+里程碑+销售分成"的四重收益结构,在当前Zenas股价走高的背景下,正在形成显著的价值放大效应。
从业务布局看,诺诚健华正在构建多层次的增长引擎。在血液肿瘤领域,基于奥布替尼、CD19单抗坦昔妥单抗和BCL2抑制剂mesutoclax三大基石疗法,公司已覆盖CLL/SLL、套细胞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四大核心适应症。特别是9月刚实现全面商业化的坦昔妥单抗,作为中国首个获批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CD19单抗,已在20多个省份开出处方,显示出可观的市场潜力。
而通过与Zenas的合作,诺诚健华正在将奥布替尼的应用边界从血液肿瘤延伸至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Zenas正在推进奥布替尼治疗原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和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的两项全球III期临床试验,这将为公司打开全球自身免疫性疾病市场的入口。根据行业数据,该市场规模到2029年预计达1850亿美元。
在研发管线的纵深布局上,公司表现出持续的战略定力。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9%至6.8亿元,目前已有5-7款临床前分子计划在2026年提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覆盖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两大领域。截至9月底,公司持有现金及相关账户结余约77.6亿元,为后续研发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从十年发展历程看,诺诚健华正在经历从Biotech向Biopharma的关键转型。公司联合创始人崔霁松博士提出的2.0发展阶段目标——推动5-6款创新药获批上市,实现3-4款产品全球化,预示着公司即将进入新一轮成长周期。在创新药行业整体面临资本压力的环境下,诺诚健华通过业务聚焦和战略合作实现的盈利拐点,或许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发展路径。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