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晚间,诺诚健华(诺诚健华-U,SH688428,股价26.74元,市值471.87亿元)宣布了公司今年的第二笔BD(商务拓展)。
诺诚健华公告显示,公司在美国的全资附属公司InnoCare,与一家美国生物制药公司Zenas达成授权许可协议,Zenas将获得诺诚健华核心产品——奥布替尼在多发性硬化领域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益,以及奥布替尼在非肿瘤的其他治疗领域的开发与商业化权益。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Zenas还获得两款临床前分子(尚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潜在药物分子),即一款新型口服IL-17 AA/AF抑制剂和一款透脑性口服TYK2抑制剂的相关权益。
根据诺诚健华公告,为此,Zenas将向诺诚健华支付达1亿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包括2026年达成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向诺诚健华发行达700万股Zenas普通股股票,包括在2026年初达到里程碑时向诺诚健华发行的股票。加上其他达成临床开发、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的付款,潜在总交易金额超过20亿美元。此外,诺诚健华有权就授权产品的年度净销售额,收取最高达百分之十几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诺诚健华今年第二笔BD
2025年是中国创新药企业的BD大年。此次诺诚健华将奥布替尼及两项临床前资产有偿许可给Zenas,已经是诺诚健华今年达成的第二笔BD,且延续了首笔BD“绑定股权”的形式。
在此次交易标的中,BTK抑制剂奥布替尼是诺诚健华的核心产品,目前在国内获批3项适应证均聚焦在血液肿瘤领域,分别是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R/R MCL)、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R/ R CLL/SLL)和一线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奥布替尼治疗原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PPMS)的Ⅲ期注册临床试验已经启动,治疗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SPMS)的Ⅲ期注册临床试验,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启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诺诚健华本次与Zenas达成的授权范围,只涵盖了多发性硬化领域的全球权益,以及所有非肿瘤治疗领域。这意味着诺诚健华仍保留奥布替尼在肿瘤领域的全球独家权利,形成肿瘤自研、自免授权的双线布局。
此外,新型口服IL-17 AA/ AF抑制剂、透脑性口服TYK2抑制剂均处于临床前阶段,目前还没有明确适应证,但参照已获批同类药物,两款药物在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发挥作用。这也与Zenas的主攻领域吻合。
公开资料显示,Zenas于去年9月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聚焦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现有产品均处于临床阶段。
除了奥布替尼,诺诚健华的主要候选药物Obexelimab是一款双功能单克隆抗体。诺诚健华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公布Obexelimab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RMS)MoonStoneⅡ期临床试验12周的主要终点顶线数据,并于明年第一季度发布24周数据。
对于本次与诺诚健华的合作,Zenas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Lonnie Moulder表示,奥布替尼具有成为best-in-class(同类最佳)创新药的潜力,另外两款药物则是潜在best-in-class分子,预计2026年提交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并启动Ⅰ期临床开发,并预计2027年获得口服IL-17AA/ AF抑制剂的初始患者临床数据。
3款自免管线各有价值
早在2021年,诺诚健华曾与美国生物科技公司渤健就奥布替尼达成合作,约定将奥布替尼在MS领域的全球独家权利、除中国以外区域内的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独家权利授予渤健。不过在2023年,渤健决定“为便利而终止”(Terminate for Convenience)双方此前达成的合作和许可协议,该项合作就此结束。
如今,诺诚健华再次将奥布替尼的相关全球权益转让,意味着全球BD风向已经发生巨大变化。9月下旬,曾有国内药企创始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国外企业对中国药物试验数据的态度发生了积极转变,BD不是“卖产品”,而是企业谋求出海的共赢手段。
从市场前景看,诺诚健华此次转让的3款自免管线各有价值。其中,多发性硬化在亚洲和非洲国家发病率整体较低,但在欧美国家发病率相对较高。奥布替尼的Ⅲ期注册临床试验针对的PPMS分型,仅奥瑞利珠单抗一款产品获批,存在较大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开源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全球范围内布局MS适应证进度较快的BTK抑制剂共有5款,其中德国企业默克的Evobrutinib因疗效不足及安全性问题已停止开发。诺诚健华的奥布替尼在激酶选择性、靶点亲和力、结合率与半衰期上均展现出优势,具有较强的临床开发潜力。
新型口服IL-17 AA/AF抑制剂则切入了剂型痛点,目前,以司库奇尤单抗为代表的全球畅销的IL-17抗体药物需要注射给药,部分患者存在用药抵触。此外,透脑性口服TYK2抑制剂的机理适用于银屑病等适应证,目前全球只有1款口服的选择性TYK2抑制剂获批,即2022年在美国获批的百时美施贵宝的Sotyktu。
不过,业内也有分析指出,创新与风险并存。比如,口服IL-17抑制剂的研发面临药物稳定性、生物利用度、胃肠道吸收等挑战,目前已经成为众多药企努力的目标,其中包括中国药企。今年5月,歌礼制药宣布其用于治疗银屑病的口服小分子IL-17抑制剂ASC50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这对诺诚健华的资金实力提出了要求。《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截至2025年6月30日,诺诚健华持有现金及相关账户结余约76.8亿元,在生物科技公司中,诺诚健华资金储备较为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