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创精密刚刚干了一件大事: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正式落地,399名核心员工拿到“金手铐”。11月26日,公司宣布以每股38.70元的价格,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398.62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的1.3%。这不仅是对人才的真金白银绑定,更释放出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强烈信心。
整个流程走得相当规范。从10月24日薪酬委员会初步审议草案,到10月30日董事会通过方案,再到11月18日临时股东会批准,期间还经历了10天的内部公示和内幕交易自查,确保合规透明。最终在11月26日敲定授予日,并同步完成了名单调整——原定404人,因5人离职,调减至399人,股份数也相应减少17.47万股。这一操作属于正常动态管理,不影响整体激励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董事长兼实控人郑广文也在激励名单中,获授24万股。虽然比例不算高(占授予权益总数约5%),但作为核心带头人参与其中,意味着利益进一步与公司绑定。其余激励对象涵盖董事、高管、核心技术骨干及“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的其他员工”,覆盖范围广,兼顾了关键岗位与基层潜力人才。
归属安排上,分三年四成、三成、三成逐步解锁,节奏稳健。这意味着员工必须持续为公司创造价值才能兑现收益,避免短期套现冲动。而股票来源为二级市场回购或定向增发,也为后续资本运作留出空间。
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我第一反应是:这家公司开始下大棋了。我不是盲目乐观,而是基于现实观察——当前半导体设备国产化仍在加速期,北方华创、拓荆科技等都在抢高端制程突破,富创精密作为国内少有的能供应铝零部件、不锈钢腔体等高洁净度精密结构件的企业,技术壁垒不低。但它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不小,人才流失是行业通病。
所以这次股权激励,本质上是一场“防守+进攻”并举的战略动作。一方面稳住核心团队,防止被挖角;另一方面,用长期回报牵引组织战斗力,配合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领域的纵深布局。特别是考虑到近期半导体周期回暖迹象初显,设备厂商订单回升,这个时候做激励,时机拿捏得很准。
而且你看价格,38.7元/股,相比目前64元以上的市价打了六折左右,既体现诚意,又不至于过度稀释。整体占比控制在1.3%,预留部分也留有余地,说明管理层在平衡激励强度与股东利益之间做了精细测算。
在我看来,这类真正聚焦实体制造、注重内生增长动力的公司,比那些靠概念炒作的企业更值得多看一眼。当然,激励计划只是开始,未来能不能兑现业绩,还得看产品迭代和客户拓展的实际进展。但我愿意相信,一个愿意把利益分给奋斗者的企业,大概率不会走得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