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今天咱们聊聊凌云光这则调减募资的公告。说实话,这种操作在A股并不少见,但每次都能让我想起那些似曾相识的剧本。
凌云光的"瘦身计划"
凌云光刚刚宣布要把今年定向增发的募资总额从7.85亿元下调到6.95亿元,缩水了近9000万。重点是他们要收购的JAIA/S公司估值没变,这意味着公司要么找到了其他融资渠道,要么就是对收购方案做了调整。这种"量入为出"的做法,让我想起了去年雪祺电气和贝隆精密的故事。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记得2024年那会儿,雪祺电气也因为募资不及预期,不得不把项目资金调降了30%多。结果呢?市场直接用脚投票,股价应声下跌。贝隆精密也是同样剧本,募资缩水后股价压力山大。现在凌云光这个调整幅度大概在12%左右,相比而言算是温和的"瘦身"。
不过有意思的是,当时整个市场都处在IPO和再融资收紧的大环境里。而眼下凌云光的调整,更像是公司自身的主动选择。你们说这是不是说明管理层对市场环境判断更谨慎了?
科技股的"估值游戏"
这次凌云光特别强调募资投向属于科技创新领域。这让我想起2025年初那波科技股调整,当时工业富联这样的大盘科技股可是把指数拖得够呛。但诡异的是,小盘科技股那会儿反而走出了独立行情。
现在凌云光作为中小市值的科技公司,在这个时间点调整募资规模,会不会是在为接下来的市场波动做准备?毕竟从历史经验看,募资规模调整后,公司股价往往要经历一段"适应期"。
我的观察
说实话,这种募资调整就像给公司做了个"体检报告":1. 正面看:说明公司在控制风险,没有硬着头皮上项目2. 反面想:也可能意味着市场对这类投资的热情在降温
你们还记得2025年10月后那波分化行情吗?当时机构们可是喊着要关注科技板块的。现在凌云光这个时点的操作,会不会是提前感知到了什么?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在A股混,既要看懂公司的"牌路",更要看清市场的"风向"。凌云光这次调整是福是祸,可能还得看后续他们怎么玩转这6.95亿的子弹。大家觉得呢?投资有风险,决策要谨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