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光突然调减定增募资,背后有何深意?
就在今日,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88400)宣布调减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募集资金总额,从原计划的7.85亿元下调至6.9528亿元,缩水近9000万元。这笔资金原本全部用于收购JAI公司100%股权,而调整后该项目仍为唯一募投方向,总投资额不变,差额部分将由公司以自筹资金补足。与此同时,公司还决定将本次发行决议的有效期延长12个月至2027年2月9日,确保融资进程的延续性。
这一调整并未改变募投项目的实质内容,也未涉及发行对象、定价机制等核心条款,更像是基于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与内部资金规划的一次务实修正。公告显示,该事项已获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但仍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并经上交所审核及证监会注册后方可实施。
我看这次“缩水”并非退缩,而是更稳的前行
说实话,看到“调减募资”四个字的第一反应是担忧——是不是项目遇阻?市场不买账?但细看下来,我反而觉得这是一次理性且成熟的资本运作调整。
首先,收购JAI的战略价值毋庸置疑。这家拥有50多年历史的丹麦工业相机龙头,在高性能面阵、线阵相机领域具备全球口碑和成熟渠道。凌云光作为国内机器视觉领军企业,早已深度绑定苹果、华为、富士康等大客户,此次并购是典型的“技术+市场”双向赋能。通过整合JAI的光学成像能力,凌云光有望进一步夯实“视觉+AI”的产品矩阵,尤其是在智能制造、半导体检测等高端场景中实现国产替代突破。
其次,募资额下调不等于战略收缩。6.95亿元依然足以覆盖交易的核心支出,剩余资金缺口用自筹解决,说明公司现金流调度仍有余地。虽然财报显示其货币资金较期初有所下降,但结合其五日主力净流入超3200万元、机构新进持仓等信号来看,市场对其长期逻辑并未动摇。
更重要的是,这次调整可能是在为过会成功率加码。在当前监管趋严、再融资审核更为审慎的背景下,适度控制融资规模、避免过度依赖外部资金,反而能体现企业的财务自律和项目可行性,提升审批通过的概率。
站在AI与高端制造交汇点,它值得被持续关注
我始终认为,凌云光正站在一个极具想象力的赛道交叉口:一边是AI驱动下的智能视觉爆发,另一边是光通信在800G/1.6T时代的高速演进。它不仅是CPO、OCS等前沿技术的布局者,更是苹果链、华为链上的关键供应商。这种“硬科技+强客户”的组合,构成了扎实的基本面支撑。
短期股价虽处于震荡下行趋势,压力位43.23元、支撑位35.67元之间徘徊,但只要收购顺利推进,技术协同落地,中期成长路径依然清晰。接下来的关键节点是12月5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以及后续交易所的审核进展。
这一次的“减量”,或许正是为了更好的“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