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光突然宣布调减2024年度定增募资总额,从原计划的7.85亿元缩水至6.95亿元,降幅接近9000万元。这一动作发生在11月19日召开的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公司明确表示,募集资金仍将全部用于收购JAIA/S 100%股权项目,总投资额不变,仍为7.87亿元,差额部分将由公司以自筹资金补足。
调整背后:节奏把控还是外部压力?
此次调整并未改变募投项目本身,仅对融资规模做出压缩,说明凌云光对这笔跨境并购的推进决心未变。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会议上,公司还审议通过了延长本次发行决议有效期12个月至2027年2月9日的议案。这两项操作放在一起看,透露出一种务实甚至略带谨慎的态度——既不想放弃战略并购的机会,又在资本市场的窗口期选择上更加灵活应对。
毕竟,当前A股市场对再融资项目的审核趋严,尤其是涉及海外资产收购的案例,监管关注点更多集中在估值合理性、资金用途透明度以及后续整合风险上。凌云光主动调减金额,可能是为了提高过会概率,降低审批不确定性,也可能是与潜在投资者沟通后的结果,反映出市场对于高额度融资的接受度存在一定边界。
我怎么看这家公司?
说实话,看到这个公告时我第一反应是:凌云光这次挺聪明。很多人只盯着“募资缩水”这四个字,觉得是利空,但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次精准的风险管理。
凌云光原本就不是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头部玩家,它的核心业务聚焦在机器视觉和工业成像领域。而JAIA/S这家被收购标的,虽然资料中没有详细披露其技术背景,但从交易金额接近8亿元来看,应该具备一定的技术协同价值。尤其是在AI+工业检测、高端制造自动化需求上升的大背景下,强化视觉系统的底层能力,是符合长期逻辑的。
但我必须指出,目前整个半导体激光设备赛道正处在国产替代的黄金期,前有莱普科技在前道退火设备上突破,后有德龙激光、大族激光在封测环节快速渗透。相比之下,凌云光的战略路径显得不够锋利。它没有选择直接切入高壁垒设备环节,而是通过并购延伸布局,这种方式见效慢,整合风险也不低。
而且从二级市场表现看,凌云光今日股价微跌0.33%,成交额3.61亿,流动性尚可,但缺乏明显溢价。这意味着投资者对其成长性的认可仍偏保守。
所以我认为,这次调减募资不是退缩,而是一种策略性收敛。在当下这个节点,稳住节奏、确保项目落地,比追求“大而全”的融资规模更重要。只要后续能证明JAIA/S的技术或渠道资源确实能反哺主业,哪怕慢一点,也能赢得时间。
资本市场永远奖励那些能把故事讲清楚、把执行落到位的公司。凌云光现在要做的,不只是完成一次并购,而是让市场真正相信,它能在激烈的光电赛道里,找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