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盈利能力持续下滑之际,赛特新材(688398.SH)管理层集体宣布:自愿降薪。
4月28日,赛特新材公告称,为表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进一步优化公司成本结构,实现降本增效,并提升公司竞争力,董事长汪坤明提出自愿放弃领薪,其他5位高级管理人员也自愿降薪。
受此消息影响,4月29日,赛特新材收涨1.27%,每股报14.34元,总市值24.06亿元。
高管集体降薪
具体来看,汪坤明自愿放弃领取2025年4月至12月的基本薪酬。2024年年报显示,汪坤明去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为72.14万元。
公司董事、总经理严浪基,副总经理邱珏,副总经理石芳录,财务总监肖远斌,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林宇自愿降薪,降薪幅度为公司董事会核定的各高级管理人员基本薪酬的20%,降薪期限同样为2025年4月至12月。
财务数据显示,严浪基、邱钰、肖远斌、石芳录2024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分别为77.13万元、83.71万元、54.71万元、47.66万元。林宇的薪酬情况未披露。
高管集体降薪背后是公司业绩的持续承压。
赛特新材成立于2007年,2020年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公司主营业务是真空绝热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真空绝热技术的应用开发与研究。
2024年,赛特新材实现营业收入9.34亿元,同比增长11.16%;归母净利润7716.35万元,同比下降27.27%。
赛特新材解释称,主要系全资子公司维爱吉和安徽赛特净亏损、可转债计提利息及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所致。
2025年一季度,赛特新材继续增收不增利,实现营业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10.06%;归母净利润975.84万元,同比下降65.96%。
记者注意到,除了毛利率下降和维爱吉处于投资期等原因,赛特新材还提及,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长,并将其归因于全资子公司安徽赛特2024年二季度试产起,人员大幅增加,以及维爱吉等其他子公司的人员薪酬调整导致同比支付增加。
受此影响,赛特新材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510.65万元,同比骤降82.27%。
赛特新材表示,除上述降薪措施外,公司还将持续加大开源节流力度,重点做好市场开拓、产品研发、自动化提升和生产成本控制等工作,全方位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与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经营业绩与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公司管理层将秉持初心,恪尽职守、勤勉尽责,积极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推动公司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董事此前减持
尽管赛特新材董事长牵头选择放弃降薪,但市场质疑点在于,此前已有公司董事完成减持,且与汪坤明关系密切。
3月4日至3月11日,公司董事汪美兰因个人资金需求,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系统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335.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减持金额约为4561.2万元。

上述减持计划最早披露于2025年1月上旬。在减持前,汪美兰持有公司股份1383.42万股,占赛特新材总股本的8.24%。
需要指出的是,汪美兰与汪坤明为兄妹关系,汪洋与汪坤明为父子关系,三人系一致行动人。上述减持行为完成后,三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8263.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从51.24%降至49.24%。
在分红方面,2024年,赛特新材现金分红(包括中期已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2504.31万元,该年度以现金为对价,采用集中竞价方式、要约方式已实施的股份回购金额2578.54万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5082.85万元,占归母净利润的65.87%。现金分红和回购并注销金额合计2504.31万元,占归母净利润的32.45%。
未来三年,赛特新材计划在达到分红条件的情况下采用差异化的现金分红政策: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80%;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现金分红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40%;公司发展阶段属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现金分红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20%;公司发展阶段不易区分但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按照前项规定处理。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为现金股利除以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