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微电突现重磅股权变更!51.44亿元的大手笔交易,让这家国产FPGA龙头的第一大股东即将易主。更值得关注的是,接盘方是上海国资平台国盛投资,而原股东来自复旦大学体系——这场看似简单的股权转让,背后实则是高校资产改革与地方产业整合的深层博弈。
交易结构清晰但尚存程序关卡
根据公告,国盛投资拟以每股48.20元的价格,受让复芯凡高持有的1.0673亿股A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2.99%,交易总价达51.44亿元。这一价格较停牌前收盘价56.71元折让约15%,符合协议转让常见定价逻辑。目前双方已签署框架协议,但正式交易仍需通过国资审批、经营者集中审查及上交所合规确认等多项程序,最终能否落地还需持续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转让完成后,国盛投资将成为第一大股东,但公司仍将维持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这表明此次变动更多是战略持股而非控制权争夺,也为后续可能的资本运作留出空间。
校企改革背景下的资产划转
此次股权转让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近年来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延续。复芯凡高为复旦大学全资子公司上海复旦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100%控股,其退出被明确归因为“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需要”。将优质科技资产从高校体系剥离,划入专业国资运营平台,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化运作。
与此同时,复旦大学方面也强调,将继续支持与复旦微电的战略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这意味着技术纽带并未断裂,反而有望在新的治理结构下构建更为高效的“学科-平台-产业”协同模式。
上海国资布局集成电路的关键落子
国盛集团作为上海三大国资平台之一,已在集成电路领域深度布局,持有沪硅产业、紫光展锐等多家核心企业股权。此次拿下复旦微电第一大股东地位,显然是对上海本土FPGA领军企业的战略性加持。对于复旦微电而言,背靠地方国资不仅意味着更强的资金与资源支持,也可能在项目申报、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获得便利。
结合公司近期业绩看,尽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但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和净利分别同比增长33.28%和72.69%,显示出明显复苏态势。加之其在AI相关FPGA芯片上的研发投入持续加码,未来成长性值得期待。此次股权变动若顺利完成,或将为其发展注入新的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