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高达51.44亿元的股权交易,正在悄然改写国内半导体产业格局——上海国盛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拟受让复旦微电12.99%股份,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这笔交易不仅涉及国资体系内部的战略整合,更牵动着产学研协同与国产芯片自主化进程的深层脉搏。
交易结构与国资布局意图
根据公告,上海国盛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国盛投资”)将以每股48.20元的价格,协议受让复芯凡高持有的1.07亿股复旦微电A股股份,总对价达51.44亿元。交易完成后,国盛投资将跃升为第一大股东,而原股东复芯凡高则完全退出持股序列。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转让属于非公开协议转让,背后是上海市国有资本运作的顶层设计。复芯凡高由复旦大学全资控股,其退出被视为“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一部分。通过将高校持有的优质科技企业股权划转至专业国资运营平台,有助于实现资源集中、提升资本运作效率,也符合近年来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趋势。
控制权不变,但协同效应可期
尽管国盛投资将成为第一大股东,但复旦微电仍将维持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这表明国资并非谋求直接控制企业经营,而是以战略投资者身份介入,重在引导而非干预。
一个关键信号是,复旦大学方面明确表示将继续支持与复旦微电的战略合作,共同推进集成电路领域的联合攻关和创新平台建设。这意味着,虽然股权层面完成划转,但产学研纽带不仅未断裂,反而可能因国资加持而进一步强化。未来有望看到更多校企联合研发项目落地,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市场影响与后续观察点
目前该交易尚处框架协议阶段,仍需通过国资监管审批、经营者集中审查及上交所合规确认等多项程序,最终能否落地存在不确定性。但从市场角度看,此类强背景的战略入股通常被视为对企业长期价值的认可。
结合近期数据,复旦微电融资余额持续处于历史高位,ETF资金在60日维度上已由净流出转为显著净流入,显示机构关注度正在回升。此次国资整合若顺利完成,或将增强市场对公司治理稳定性与产业协同前景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