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在合肥有一个采购公司,但不涉及设计业务。我们正考虑在合肥落地研发与制造板块,这样能够真正与本地合作伙伴实现‘零距离’。”
“那你抓紧和合肥方面沟通,如果(合作)公司旁边有地的话,还犹豫什么?可以直接谈!”
这一幕“现场办公”发生在10月30日下午。当日,上海证券报社组织近百位上市公司、优强企业及金融机构的高管再赴安徽,开展实地调研与座谈交流。安徽省省长王清宪与考察团一行座谈。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郑训练主持对接会。安徽省新兴产业推进组办公室、有关地市和委办局负责同志参加。
这是今年下半年以来上证报第四次组织“走进安徽”系列考察活动。对接会后,考察团赴六安市开展实地调研,先后走进产业园及相关企业,继续探寻合作契合点。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巩固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鼓励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各展所长,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作示范”。
作为长三角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紧扣国家战略脉搏,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开放汇聚八方动能,成为企业投资兴业的新高地。今年以来,由上证报牵头组织的“上市公司、优强企业走进安徽”系列考察活动,先后走进合肥、淮南、宿州、六安等地,步履越来越密,足迹越走越深,合作之效越来越实,被安徽省相关负责人赞誉为“招商引资的2.0版”。
王清宪在座谈时指出,安徽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构建具有安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希望依托现有良好合作机制,推动更多上市公司、优强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等常态化走进安徽,找准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契合点,共享安徽高质量发展机遇。我们将持续加强沟通对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广大企业家、投资人在皖创新创业提供优质服务。
上海证券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表示,安徽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三大国家战略叠加区,发展势头强劲。服务安徽,就是服务国家战略。安徽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已成气候、渐入佳境,亲商、重商、惠商、爱商的营商环境位居全国前列,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十足,产业基础扎实,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今年下半年以来,上证报已组织上市公司优强企业考察团四次走进安徽,企业家们深切感受到安徽的创新活力、发展动力、投资潜力和文化魅力。上证报愿积极发挥桥梁和平台作用,做好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报道员、宣传员、招商员和服务员,通过信息对称、项目对接和资源对流,既服务安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也助力资本市场各类主体把握安徽发展机遇。
从对接会到实地调研,一场场考察、一次次对接,正转化为“到安徽去,做合伙人!”的实际行动。而这场持续升温的“皖美之约”,也必将从理念共识加速转化为投资共赢。
深化产业协同打开广阔空间
今年9月底在合肥举行的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嘉宾应邀参会,大会初步摸排签约项目932个、总投资4246亿元。如今,汽车、光伏、储能、半导体等产业迅速集聚,多个领域产业已在安徽落地生根。
在本次考察团的多位企业家代表看来,寻求与安徽雄厚的产业基础深度对接、协同发展、强链补链,是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
“安徽省当前全力推进‘建芯固屏’的发展战略,与奥来德的业务方向高度契合。”奥来德董事长、总经理轩景泉说道。奥来德长期专注于新型显示产业上游的关键材料与核心设备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当前主流手机和平板制造环节。
轩景泉表示,期待能在安徽深化产业链合作,实现与本地产业共同成长。他随后提出在合肥进一步落地研发与制造板块的设想,真正与本地合作伙伴实现“零距离”,这一设想在现场得到了热烈积极的反馈。
本次考察团一行中,不乏这样已在安徽布局、有意愿扎根安徽的企业家身影。
“我们在安徽已服务合肥京东方、合肥长鑫等客户,并持续有洁净项目正在投标中。”美埃科技中国区首席运营官颜文礼说道,“目前正积极考察安徽投资环境,计划在当地寻找潜在客户与优质供应链资源,拓展工业过滤市场。”
据悉,美埃科技是2022年在科创板上市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注于超洁净空气过滤解决方案与废气治理,业务覆盖半导体、制药等行业的洁净空间空气净化。“此次来安徽,我们希望能深入了解当地的招商政策、工业园区布局,同时寻找潜在的优质供应链伙伴。”颜文礼称。
作为安徽籍企业家,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树玉则看好家乡文旅市场潜力,希望将公司在数字化展陈与文旅项目运营方面的经验深度融入安徽发展。
“我们近年来积极从传统展馆业务向文旅赛道拓展,并在安徽已有成功实践。安徽各地旅游资源丰富,乡村风貌优美,为文旅开发提供了广阔空间。”张树玉介绍。
布局前沿赛道注入新兴动能
近年来,安徽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在前沿科技上的布局早已超越“制造”本身。量子通信、核聚变能源等一系列代表中国乃至全球顶尖水平的科技成果,正在安徽悄然生根。
落实在产业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数字金融、绿色科技等前沿领域成为本次考察团的关注重点。企业家们期待将技术、平台或服务引入安徽,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松应科技董事长聂凯旋提及,希望将公司在工业物理仿真与人工智能平台领域的技术能力,与安徽当地的制造业基础相结合,寻求深入的产业对接与合作。据悉,松应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物理仿真模型的科技公司,其技术主要面向具身智能、低空飞行智能系统与工业智能制造等领域。他表示,安徽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松应科技希望将自身的技术平台与当地产业优势结合,开展实质性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胜科纳米是一家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服务商,我们被比喻为半导体行业的‘全科医院’。”胜科纳米董事长、总经理李晓旻介绍道。他表示,安徽制造业规模已跃居全国第六,但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因此,李晓旻提出三方面合作愿景:一是希望将胜科纳米的芯片检测与分析服务引入安徽,助力本地半导体产业生态完善;二是探讨在合肥布局无人机芯片物流体系,将样品送检时效从数小时大幅压缩至分钟级;三是联合合肥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培养半导体领域高端技术人才,推动“检测医生”型人才的本土化培育。
拓展合作维度构筑生态支撑
本次座谈会上,还有不少企业家代表提及,希望在更广泛、更深度的层面与安徽构建合作关系,包括设立研发平台、拓宽要素流动渠道、加强资本合作、优化人才政策等,旨在为安徽的高质量发展构建坚实的生态支撑体系。
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红在对接交流中介绍,海南控股是海南省属重点国有企业,旗下拥有5家上市公司,业务布局涵盖机场建设运营、商贸消费、城市开发、投资与资本运作、清洁能源以及低空经济、算力基础设施等新兴领域。
他表示,海南控股目前运营管理包括安庆机场在内的11家机场,可以安庆机场为平台,加速拓宽产业要素高效流动通道。一方面,不断优化航线布局,构建琼皖“空中快线”,并力争开辟更多国内国际航线,持续提升其通达性与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全面输出“五星机场”管理服务标准,提升现有服务保障能力,聚焦生产性服务业,在航空物流、低空经济等领域导入资源,为产业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航空动能。
李国红还建议重点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共同探索建立“安徽研发制造+海南系统集成+全球应用推广”的合作模式,通过“省际飞地”等形式共享海南自贸港“零关税、低税率”等政策红利,加速共建“皖企出海基地”。
“公司将积极回归长三角市场,并将安徽作为重点投资区域,推动集团资源、智慧、资本等要素向安徽集聚。”苏商集团董事、CEO俞文介绍。苏商集团是一家以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与运营为核心业务的国际化大型企业,连续多年入选世界500强。
俞文表示,苏商集团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精准对接安徽各地市发展需求,计划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及产业资源合作等领域进行布局。同时,俞文也提出三点期盼:希望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强化对民企的政策与金融支持、持续优化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环境。
起帆电缆副董事长周桂幸则结合在皖投资经验分享了两点建议:一是希望政府进一步完善中高端技术人才的引进与留用机制,增强人才政策的适配性与吸引力;二是建议加快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进度,前瞻性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避免因配套滞后影响企业运营效率和投资环境。
“作为一名安徽人,我也为家乡近年来的发展成就感到自豪。”天风证券总裁王琳晶说道。他表示,天风证券定位为产业型券商,核心优势在于拥有覆盖全行业的300余人研究团队,能够深入产业链上下游开展系统性研究,为地方政府提供产业规划与招商引资等专业支持。
基于这一能力,天风证券希望在安徽推进两方面的合作:一是作为投资机构,寻找符合资本市场对接标准的优质标的,依托券商背景为企业提供上市、并购等多元化服务;二是运用自有资金,长期持有那些具备持续成长价值、无须被动退出的企业,成为真正的耐心资本。
“欢迎安徽向我们推荐符合两类标准的投资机会,助力我们以专业研究和资本力量服务家乡产业高质量发展。”王琳晶说道。